女生比例提升是趨勢
廈大新生連續四年女多男少,那么,其他學校的情況如何呢?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李姝老師告訴記者說,從該學院的學生宿舍分布來看,女生數量應該是比男生要多。李姝老師在經濟學系做輔導員,她稱像會計、國貿、財政等專業,男女生的比例大概是1∶2,至于其他文科、外語專業,那更是女生的天下了。當然,像航海、機械等專業則是男生的傳統“地盤”。
而廈門理工學院則由于學校的理工性質,學生中男多女少是必然了。華大則男女生比例相當。
大學女生比例不斷提升乃至超過男生,鄭啟五認為,這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一個發展的趨勢,并且幾乎不可逆轉地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我國臺灣地區很早就出現這種現象了,更不要說在歐美發達國家。女多男少,確切地說主要是出現在比較優質的大學,特別是文科比重較大的大學。
■特寫
30年前中文系 女生才是“珍稀動物”
廈大新生女多男少現象的出現,這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如果把時間往前看,我們就會發現,大學生男多女少是長期存在的局面。
本科與研究生都是中文專業的廈門大學王依民老師,算是一名真正的“老中文”了。王依民告訴記者說,他30年前攻讀大學時,女生其實才是大學里邊的“珍稀動物”,即使像中文這樣的專業,女生的數量也遠遠不如男生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大學男生相對女生變少了,尤其是在中文或是外語專業,男生真正成為了“珍稀動物”。
王依民大學本科是“七七級”(1978年2月入學)。王依民找出了大學本科的通訊錄,他數了一下,當時年級有142人,女生才32人。1984年至1987年,王依民在廈大讀中文系研究生時,當時前后三屆男生10位,女生5位。這與先前的本科男女生比例存在對應關系。在王依民老師的記憶中,當時想考研究生的男生也要比女生多。
如今,廈大中文系已經變成了女生獨霸的局面,像戲劇專業的研究生已經連續多年只有女生了。這令王依民感慨不已。
王依民老師認為,名校女生的比例明顯高于普通大學,并不能籠統地說“大學女多男少”。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