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維D在骨重建中起到雙重促進作用
為何骨量增加,骨骼發育,需要維生素D?
首先,它會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
骨質的基本成分是鈣和磷,但從食物中被分解出來的鈣離子、磷離子,不能被人體吸收,就像人坐著小船才能過河一樣,它們也需要個載體,即和蛋白結合成“鈣結合蛋白”、“磷結合蛋白”后,才能在腸道,透過小腸粘膜細胞被吸收入血。
維生素D的作用,就是誘導這種載體的合成。如果維生素D缺乏,鈣的吸收率只有10%;如果足夠,鈣的吸收率會增加到60%-75%。
維生素D還有個經典作用,即促進骨代謝。
何為骨代謝?
骨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時處在新陳代謝的重建過程中的,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
成骨細胞,合成、分泌骨膠原及骨蛋白纖維,形成骨基質,然后釋放鈣、磷離子到纖維的孔隙中,沉淀結晶,基質鈣化,形成骨組織。
破骨細胞,主要分布在骨質表面,降解骨基質,溶解并吸收鈣、磷離子,將其轉移到血液中,形成破骨作用。
如此成骨—破骨—成骨反復交替進行,骨骼時時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維生素D在個中起的作用,是雙重性的,它既能促進破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吸收;又能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新骨質的沉著,維持著骨的更新與動態平衡。
小兒發生佝僂病了,出現多汗、易激惹、夜驚、方顱、雞胸、X或O型腿了,不能僅僅以為是缺鈣,嬰幼兒吃母乳、代乳品,一般不會缺鈣,其癥結,很可能是缺維生素D。
3缺乏維D的孩子容易過敏
維生素D的作用類似于激素,可以影響200多個基因的表達,還與體內所有細胞的細胞增殖和分化,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等有重要聯系,同時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臟病、肺病、癌癥、糖尿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癥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與維生素D缺乏密切相關。
癌癥:維生素D的調節,在細胞繁殖中起關鍵作用,而癌癥患者體內缺乏這種調控機制,讓細胞過度繁殖了。
高血壓:維生素D為甲狀腺上的副甲狀腺所利用。這些腺體分泌出一種調節體內鈣水平的激素,鈣則幫助調節血壓。
對新生兒的影響呢?最新研究發現—
大腦發育:新生兒時期維生素D水平低,會導致日后精神分裂癥發病率翻倍增加。
免疫力:出生時維生素D水平低的,3個月大時患呼吸道感染的機會較大。
過敏:孩子缺乏維生素D容易過敏,過敏原包括豚草屬植物、橡樹、狗、蟑螂等環境過敏原和花生等食物過敏原。
貧血:貧血者體內維生素D含量普遍偏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