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夠 高校“潮課”比比皆是
縱覽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雨后春筍般開設的選修課,記者發現,開設“潮課”的不止中山大學醫學院一家。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三國殺攻略教程》;廣東金融學院開設《愛情心理學》,教同學們怎么談戀愛,期末如能“牽手成功”就可以拿高分;華南農業大學開設的《森林大型真菌》課,因為“畫蘑菇,拿高分”被同學們戲稱為“蘑菇課”;廣州大學更是開設《生死課》,教你寫遺書、立遺囑……
再看全國,中國政法大學根據當紅美劇《LIETOME》(別對我說謊)開設《心理應激微反應》選修課;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開設“新女性必修課程”,教你怎樣成為賢妻良母;中國計量學院標準化學院開出《酒文化入門》課,教學生品酒,并可以在酒莊里邊品酒邊考試;北京體育大學“真槍實彈”開設了“舞龍舞獅課”……
其實在國外,這類“潮課”風靡已久,“魔法課”、“僵尸課”、“爬樹課”……怪招頻出。
專家說 “灌輸式”教育亟待更改
在“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風氣彌漫國內各大高校之時,“潮課”風吹來,學生大嘆過癮,專家學者們也開始了反思。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對此回應說“很正常”。他提出,作為大學,理應有更多的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因此,選修課的比重要加大,必修課的分量則要減少。“現在國內高校開設的必修課太多,導致‘千校一面’,何必讓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不感興趣的課程上呢?國外很多大學的選修課比重都在60%。”
熊丙奇指出,“潮課”的出現對吸引學生參與、提高學生興趣有一定積極作用,但課程不在于潮不潮,關鍵是這門課的內容和教授形式能否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能否讓學生參與進去。“當今國內高校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大多停留在陳舊的灌輸式教育上,這對學生完全沒吸引力,能不能像講故事一樣講課、傳授知識,能不能讓學生激烈地參與討論,能不能改灌輸式、填鴨式教育為交互式、探討式教育,這才是我們當下課程建設的關鍵!”
“這連帶著教師的考評體系也要更改,從重視科研到重視教學水平上來;也連帶著大學要轉變到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本位上來。”熊丙奇說。《羊城晚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