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派位現時最公平
李劍夫說,目前他正在寫一份《關于紀中、一中、僑中三所市直屬初中所有學位面向全市電腦派位》的提案,將在明年1月即將召開的“兩會”上提交。“三所初中,由于歷史、市財政傾力支持等原因,在市民的心中口碑最好,學位按什么標準派給市民呢?”
他認為,優質學位的分派模式,最公平的就是“成績擇校”,但義務教育階段國家不允許招生考試;次之就是“金錢擇校”,誰交的錢多,誰就享受,因為“誰交的錢多,這意味著投入教育的資金也就多”,但因為是公辦教育,這也行不通;此外,就是“權力擇校”,但“這也意味著特權階級公開搶納稅人的錢”,自然也行不通。
“既然上述最公平的、最不公平的分配都行不通,那該按什么標準分配呢?”所以,李劍夫認為,三所初中全部學位應該面向全市電腦派位,“因為學校是全市納稅人所辦,電腦派位公開透明,不僅可以杜絕腐敗,而且市民都可以接受。”
不僅如此,李劍夫還認為,要引入社會監督員、第三方等全程監督電腦派位。“現在有人擔憂說,如果全部學位向全市派發,會將三所名校毀掉,我倒覺得未必。”他說,名校之所以稱為名校,就是體現在“加工能力”。
“名校不能只會教授好學生,在生源都差不多的情況下, 名校能教出來的學生都好,那樣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均衡化。”他說,如此一來,還能減輕市民對政府、教育部門的質疑之聲。
市教育局局長劉傳沛:
家長擇校觀念應改變
■聲音
在12月剛剛結束的中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教育均衡問題成為熱點之一。“家長與孩子之所以擇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中山市教育局局長劉傳沛表示,現在已進入全民擇校時代,原因是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劉傳沛表示,家長與孩子之所以擇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他舉例說,無論是紀念中學,還是華僑中學,還有中山一中,近幾年不斷擴容,但仍然滿足不了家長日益增長的內心要求。
“即使今天宣布上述這些學校不是重點學校了,老百姓還是會將孩子往這些學校送。”劉傳沛很無奈地說,若完全迎合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家長觀念不改變,陷入擇校焦慮怪圈,即便這些學校擴建成教育的航母,也解決不了矛盾。
“紀念中學的高中班級,現在已增至90個了,嚴重飽和,這是當年創建紀念中學時想都不敢想的。還有華僑中學初中部,從5年前的45個班級,擴至現在的57個班級,仍然滿足不了群眾對學位的需求。”劉傳沛如是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此,有專家指出,小升初亂象的形成由來已久,要徹底解決也確實需要政府保證免試入學和就近入學的政策得到貫徹落實,而且具體需要教育部門來保證執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