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網-東南早報訊 (記者顏雅婷 莊麗祥 文/圖)“很高興再一次回到泉州!挖系轉究郎?!弊蛲?時30分,泉州市民文化大講壇如期舉行,來自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孫紹振,用一口不那么地道的閩南話向泉州的觀眾們問候,贏得了陣陣掌聲。昨晚,孫紹振引領泉州市民“另眼看曹操”:“我覺得幾乎一切由‘可’字組成的詞語,都可以用在曹操身上,可愛可恥、可敬可笑、可嘆可恨……”
說《三國演義》:
并非完全丑化曹操
說起曹操,大家難免想到他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千百年來,世人對曹操的認識多來源于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亂世奸雄的故事,且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稱之為蓋世英雄,毀之者稱其為逆臣賊子。
“易中天認為《三國演義》丑化了曹操,我認為不然?!睂O紹振引導聽眾“另眼”看《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在他眼中,《三國演義》中也有不少“美化曹操”的內容,如曹操冒險行刺董卓等例子,充分展現了曹操曾是名熱血青年。“曹操是一個性格極為復雜又特殊的人物,而《三國演義》中對曹操從熱血青年到劊子手的描寫,充分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P>
孫紹振教授認為,藝術就是要探測人物的內心。在這點上,《三國演義》對曹操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塑造得相當成功,在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上,《三國演義》中寫的曹操并不比《紅樓夢》中的任何一個人物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