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看法:學業是擺在首位的
劉露的父親劉建華雖然默認女兒在學校賣零食,但他卻有很多擔心。“學生的主業是學習,況且現在她才大一,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她這小打小鬧的哪叫創業,況且家里也不需要她創業。”劉建華說,既然女兒堅持就讓她去試試,能結識朋友也是一種收獲。
學生家長湯華告訴記者,他的兒子現在電子科技大學讀研一,在本科期間兒子曾賣過雜志、賣過碟。“但將孩子送到學校,也是希望他們將主要時間用在學習上,畢竟學業是擺在首位的。”作為家長,他認為在校生做點小生意鍛煉鍛煉沒關系,要創業還得等學有所成之后。
老師意見:缺乏引導可能誤入歧途
目前,在校大學生做小生意的事例很多,四川外語學院負責就業指導的吳老師說:“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做的簡單小生意并不能叫創業,而這所謂的‘創業’還會或多或少耽誤學習。”她認為,低年級生的課程安排一般比較多,是學習最繁重的時候,他們專業知識并不扎實,課外時間也相對較少,如果一門心思放到做生意上,肯定會得不償失。她還說,有的同學或許適合就業而不是創業,如果學生的創業熱情得不到正確的引導,還可能誤入歧途。
學生聲音:能拓展人脈就是好事
石磊是重慶科技大學石油專業的大三男生,看到有朋友在大學城開奶茶店,他也準備入股,“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也算是提前創業吧。”
重慶師范大學英語系的大四學生趙璞則認為,“鍛煉自己是好事,但是我認為他們在學校做小生意更多的是為了好玩,要創業還是得進入社會才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