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大學生很流行做生意
但適合低年級生嗎?
發完傳單,劉露回到了自己經營的“小超市”,戴上袖套“做生意”。沒有花哨的宣傳語和海報,“超市”門口只貼著一張簡單而清楚的價目表,市場價6元的奧利奧她賣5.7元,市場價1.5元的巧克力豆她只賣1元,這里每一款零食都比外面便宜3至5毛。“超市”里面沒有貨架,也沒有收銀臺,只有怪味胡豆、沙琪瑪、優酸乳等20多種零食樣品整齊地擺放在寢室中間的桌子上,旁邊的柜子里裝著剩余的存貨。
這時電話鈴聲響起來了,正在給隔壁寢室買巧克力豆和牛奶的同學找補錢,劉露又接到了下一筆生意。
“喂,你好。”
“劉老板,我是617寢室的,麻煩送兩個奧利奧,一包怪味胡豆和一包小米鍋巴上來嘛。”
“學姐不好意思,小米鍋巴賣完了,你看還要不要其他的?”
“那就不要鍋巴了。”宿舍里的“宅女”是“超市”的主要客戶,她們最喜歡的一項服務就是送貨上門。
從家里進貨但錢必須付
到底該進哪些貨?劉露還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對宿舍樓60多個寢室近500位同學做了詳細的調查。性格相對內向的劉露一個寢室接一個寢室地敲門,告訴同學211寢室要開“超市”,再將大家愛吃的零食記下來。“所以,現在進的貨都是合大家口味的。我也不愁賣不出去。”
進貨對于劉露來說就更簡單了,她說,父母在魯能星城小區里的小賣部就是她的貨源。最開始父親劉建華并不贊成劉露開店。在劉露保證不會影響學習后,父親終于同意了,還幫忙挑選貨物。雖然是從家里拿貨,可劉露硬是從生活費里節約了300元交給父母。“如果他們不要錢,我就到別處去進貨。”
可以自助購物短信預約
“大一的課程比較多,所以‘超市’的營業時間比較短。”劉露說,12:30~13:10,18:00~22:00是“超市”的正常營業時間。這些時間,她一般會在寢室看書兼管理“超市”。有事外出她就請寢室的同學幫忙看店,或者干脆留張紙條讓同學們“自助購物”:選好零食后根據價目表把錢留下。“就算少給5毛1塊也沒關系。”營業時間外,劉露還開通了短信預約服務,同學用短信的形式將購物清單發給她,上午和下午放學后她再送貨。
開店半個月到底賺了多少錢,劉露自己說不清。到底給寢室的同學送了幾袋鳳爪幾包胡豆,給老顧客抹掉了多少零頭她都沒在意,她也并不想賺錢。半個月下來,劉露與不少學姐成了朋友,“學姐們都親切地喊我妹妹,還會約我一起吃飯,給我一些學習資料。”
寢室有同學想來入股
借著“超市”的人氣,寢室里有同學買來耳環、戒指等小首飾和劉露一起賣,還有同學想來入股。
點算著存貨,劉露考慮著周末回家補貨,順便帶些日用品,“已經有同學提出希望能賣點牙膏牙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