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爸”和他的四個子女
蕭百佑是一名商人,但讓他出名的卻是他作為父親的角色——四個孩子,三個考上了北大。更讓人爭議的是,他提倡“棍棒之下出才子”,四個孩子,都是在他棍棒以及嚴厲到苛刻的家規中成長起來的。“狼爸”的育兒經,尤其是棍棒教育,引來了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判。蕭百佑自己如何解釋他的“棍棒教育”?他的教育理念到底如何?上周,本報記者電話連線深入對話蕭百佑,試圖在“棍棒教育”之外,還原更多“狼爸”的教育理念。
關于打孩子“責打就是最大的愛護”
記者:網絡上現在對你幾乎是一邊倒地批評,你覺得有壓力嗎?
蕭百佑:沒有!一點都沒有!如果他們認真看過我的書,就不會批判我了。現在是一些根本沒看過我的書的專家在誤導大家。實際上我的教育觀是一套科學、系統的理論,不僅僅是只有打。就算打,也是合理的科學的懲罰,不是亂打的。
記者:怎么個科學法?
蕭百佑:簡單地說就是,定規矩、認清事實、講道理、執行家法,干脆利落。我母親打我就是不科學的,她用的工具不科學,拿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我不一樣,我只用雞毛撣子和藤條。
記者:就講道理行嗎,不執行最后一步了?
蕭百佑:不執法就會有僥幸心理,下次還會再犯。為什么那么多人闖紅燈,執法不嚴啊,如果執法從嚴,人們就不會肆無忌憚了。
記者:不少人認為,打孩子是不尊重孩子?
蕭百佑: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就不會走上正軌。小孩還沒有獨立的人格,需要的是愛護、保護,而責打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護和保護。當然,打孩子不是唯一的教育方法,還包括很多,比如你對孩子的了解夠不夠,孩子的正確的想法和要求你能不能滿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