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
心理課上討論婚前性行為
在福建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中,有2~3個學時專門講授“戀愛及性心理調適”。課堂上,老師通過案例分析等方式,倡導學生與異性合理交往、文明交往。該校學生工作部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葉劍輝說,戀愛心理和動機、婚前性行為等都是討論的話題,“不過老師不會直接告訴學生怎么做,而是把利弊分析給學生聽”。
據介紹,學生對這門課認可度還是很高的,每個學期都有約1600名學生選修。學校打算今后把這門課列為必修課,由24個學時、1.5個學分增加到34個學時、2個學分。
葉劍輝說,現在的大學生對戀愛、婚姻的責任感思考得比較淺,希望通過授課,讓他們有更多的準備。“先想好了,今后遇到突發的事件,才知道應該怎么做。”
除了課堂講授,福建工程學院也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開通了24小時心理咨詢熱線。該校的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布置得很溫馨,里面有沙盤治療室、情緒宣泄室、個體咨詢室、團體輔導室、心理測評室等,還有專門的音樂椅供學生放松。中心有4位專職老師和14位兼職老師可為學生服務。據介紹,平均一周有30人次前來咨詢,咨詢者中不乏對性心理問題有困惑的學生。
性教育進必修課大多數人都說好
一名大學男生,認為跟女生交往是骯臟的,生怕一跟女生接觸,自己就會控制不住,做出“下流”的事情來。這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的真實案例。對大學生而言,除了網絡,獲取正確性知識、了解自身性心理的渠道依然不多。
對于“性心理與戀愛心理”納入高校必修課程,不少大學生表示贊同。福州大學新生王同學告訴記者,從小到大從沒在課堂上學過這些東西,很想聽聽老師到底會怎么講。
對于教育部要求把心理健康課程列為必修課,幾乎所有的相關老師都表示支持。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負責人張本鈺老師指出,目前的大學生可能會遇到適應性、學習、情感、人際關系、就業、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的心理問題,應該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足夠的心理知識和心理調適技能,提升心理素質。從2005年以來,福建師大面向所有全校新生開設了《大學學習與心理輔導》課程,此外也通過咨詢、活動、講座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
不過,也有高校老師提出,掌握了心理知識不等于就擁有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學生必修的公共課太多,勢必會擠占專業課的時間。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很有必要,但是不是一定要列為必修課,還可以再討論。
而在網絡上,則有網友質疑說,到了大學才教授相關課程,“會不會太晚了”?因為不少孩子在進入大學前就已經有了戀愛經歷,甚至有過性經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