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剛開學不久,福州的各類興趣班也再次迎來了開班熱潮。“要不要一起報名學畫畫?”“你家孩子還報了什么班?”類似的問話成為幼兒園和小學家長之間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要不要上興趣班、怎么選擇興趣班,讓不少家長“很糾結”。讓我們來看一些案例,再聽聽專業人士的說法。
【案例】
報了鋼琴課 一上就后悔
苗苗是鼓樓區一所私立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這學期她有四門興趣班要上:周一晚上學鋼琴;周三下午放學后學畫畫;周六下午先上語訓課,然后再接著上一個小時的舞蹈課。
苗苗媽媽張女士說,語訓可以練發音,也可以練膽量。上舞蹈課是希望培養孩子的形體和氣質。畫畫是跟幼兒園班上小朋友一起去玩玩;至于鋼琴,是因為家附近有很多琴行,每次散步路過,孩子都要求進去彈鋼琴,看孩子這么感興趣,她就給孩子報了名。
不過,“第一次上鋼琴課我就后悔了,太枯燥。”張女士說,4歲多的孩子,要坐45分鐘,先講五線譜、音名、唱名,然后練手形,反反復復地彈“哆”這個音……“這樣學下去會扼殺她的興趣的。”
其實,張女士也有點糾結。一方面,她覺得與其在家消磨時間,不如讓孩子多上些班;另一方面,現在上4門課,也擔心孩子無形中會有壓力,比如每次語訓課結束后都還要測試……
“不上興趣班在家太無聊”
小慧從小班開始就在小區里上繪畫課,后來又上過音樂和閱讀課程,最多的時候同時上繪畫、舞蹈、語訓和閱讀四門課。這學期,小惠要上繪畫、舞蹈和語訓。
小慧媽媽說,自己不怎么會帶孩子,上興趣班純粹是讓孩子玩。而且也能讓孩子多交些朋友,要不然孩子在家也無聊。
孩子很好勝周末都在上課
另一位鄭女士的兒子小明在倉山區一所小學上四年級,周末的時間幾乎全用來上興趣班了:周五晚上學英語,周六下午奧數,周日上午作文,周六和周日晚上學圍棋。“這些都是孩子主動要求上的,他并不覺得累。”鄭女士說,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學圍棋,已經達到業余2段的水平,她建議孩子別學了,但孩子就是喜歡,不讓他上他還會生氣。
鄭女士說,兒子很好勝,上了興趣班,在班上成績會好一點,可以“顯擺”,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什么都沒學經常去爬山
跟上面幾個孩子不同,4歲半的天天什么興趣班都沒上。天天媽媽鐘女士說,也不是沒想過給孩子報班,但繪畫、語訓等課程,孩子接觸之后都不感興趣,她也不想勉強孩子。
天天周末經常跟著爸爸媽媽去森林公園爬山,有時去西湖走棧道,有時逛超市,或者到表妹家、到同學家玩。
“其實,看大家都在報班,我也很著急,要不要讓孩子也學點什么。”不過,在與幼兒園的園長交流之后,天天媽媽心安了,因為園長告訴她“不要畫蛇添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