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點】巨資花得值不值?
廣州有很多支柱型產業,比如現代服務業、汽車制造業、新能源等,這些產業都需要高端人才。派出去的學生都是“潛力股”,所學的學科有利于廣州長遠發展: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材料學等是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關系到人類生命健康;國際法等有利于建立國際視野,有利于廣州融入全球化。這些學生將去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9國的知名高校留學。其中,派往世界前100名高校的有19人,100—200名的有18人,200—300名的有3人。這些高校中包括哈佛大學,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名校。
1000萬元現在只能建一棟房子,但如果真能培養出一名院士,那就超值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公派留學培養了一大批在文化、教育、科研等領域的骨干人員,和鐘南山同批被公派留學的人中,出了5個院士。不敢說這次是不是能出這么多院士,但我認為,教育的投資是值得的。
這是一項長期性的計劃,對廣州市戰略性拔尖人才的儲備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是第一次實施,今后會考慮增加名額。
協議留學,違約賠償
愿意回來,但有很多顧慮
葉莘:畢業以后,我還是想回來的。一方面,家在廣州,女朋友以后也會回廣州工作;另一方面,考慮到國家需要和自己的發展前景,想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現實中。生物科技在國際上競爭很激烈,但在國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能源,傳統的煤、電、石油不可能永遠持續,生物能源就很有前景,也有利于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再比如說生物醫藥,我國原創的藥物很少,特別是抗腫瘤藥物嚴重依賴進口,在這方面也能有所作為。
當然,我也有很多擔憂和顧慮。在國內,生物相關產業發展很不夠,很多同學畢業后都轉行了,他們也想做回本專業,無奈找不到崗位。我也擔心畢業回來后無用武之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在國外,從科研創新到產業孵化,是一個很順暢的過程。而在國內,很多企業缺乏長遠的目光,他們需要的也許只是一個粗通生物、藥物原理的醫藥代表,而不是搞研發的科研人員。當然,很多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員也缺乏走出實驗室、到社會上一展身手的平臺和環境。
【評點】學成不回國怎么辦?
這種情況的確很難避免,即使是國家公派的留學生,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但總的來說,前景是很好的。據我所知,近年來,95%的公派留學生都回國了。而且,這次送出去的公派留學生主要是讀博,相比起那些“小留學生”,他們的價值觀比較成熟,整個事業也都在國內,所以他們回國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們也有一些制度約束。首先,留學生可以在完成學業后,延后5年返回廣州,給他們一段時間做研究,等真正學有所成,出了研究成果再回來;其次,和留學生簽訂《協議書》,留學生有義務回到廣州,并在廣州工作5年以上。如完成學業后超過5年不能回國服務廣州的,應全額返還培養經費,并交20%—30%的違約金;回國后服務廣州不滿5年的,按比例返還培養經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