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下午,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從北京地壇醫院正式出院。
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聲音透出些許疲憊。“我現在就想好好休息一下”。
王廣發說,其實在醫院接受治療這段期間,亦未能睡個好覺。“一直在忙于工作,給相關部門提出各種各樣的(防控疫情)建議,在技術上我至少還能做一些工作”。
對于記者問及“待身體恢復后是否會投入第二次戰斗”,王廣發直言,現在到了疫情防控非常緊張的階段,我當然希望能夠投入到當地開展工作,幫著能做點事,就知足了。“當然,能不能再去(武漢),還要聽從組織的安排”。
“在醫院這段期間,盡管身體不舒服,但腦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有沒有一些辦法盡快控制疫情,另外前方會有什么問題,可能出現哪些想不到的地方。”王廣發亦坦陳:“一開始確實有過復雜的念頭,甚至有過最壞的打算,這些事誰也不能預料。但隨著病情好轉,這些念頭就消失了,現在只想著疫情防控”。
本月10日,王廣發就新型冠狀病毒發展情況接受中國官媒訪問,當時他認為按病人病情及擴散情況,整體疫情“可防可控”。因為這一句話,讓他陷入了輿論漩渦。
隨著疫情擴大,王廣發所說的“可防可控”在網絡上受到了質疑。特別是1月21日,有媒體披露王廣發本人“中招”,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對他的輿論質疑聲浪迅速被推到最高點。
現在回頭再去回味自己說過的話,王廣發說:“我現在能實實在在做點就行了。至于大家怎么評價,歷史會給一個答案。我也不會去過多去解釋,解釋也沒用。”
“實際上,我生病一點都不奇怪。大家知道上戰場打仗,傷亡在所難免。何況不是我一個醫護人員被感染。只是因為我作為國家級的專家感染疫情,大家才覺得很轟動。”王廣發說,其實疫情剛開始那個階段,很多情況難以判斷,特別是身體接觸到那個環境中,容易出現被感染的情況。
王廣發解釋,從過去的實際工作經驗來看,有序防控很重要。“但在有些階段,可能就會出現遭遇戰,你說能怎么辦?”
王廣發回憶稱,“作為呼吸科醫生,自己過去參加過多起疫情防控。比如,兩起鼠疫的防控,還有像麻疹、新發流感等,都要親自去病房同病人接觸,我都挺過來了,都沒有‘中招’。但這次‘中招’,從道理上講,有必然性,從時間上來講,有其偶然性。現在來看,還是要進一步總結經驗教訓。”
對于有網友稱“王廣發是為國染病、以身試藥”的說法,他不忘對自己調侃一番:“通過得病,能摸索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也算做了一點點貢獻。”“當然,現在還不能下結論,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如果說通過個例能推導出群體研究的有效性,也許壞事變成好事”。
最近一段時間,有輿論指出,這場疫情可能會比大眾想象的更持久,并討論“現在的情況是剛剛開始,還是臨近結束”的話題。
王廣發認為,離臨近結束還有相當一段時間。但我覺得目前大家都團結一心,各種措施都比較到位,全國有那么多的醫院去支援武漢,及時把病人收治,控制傳染源,這是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手段。
談及下一步對于疫情防控的關鍵,王廣發強調,武漢是重中之重,但武漢的周邊城市也應高度警惕。處于九州通衢的關鍵位置,武漢同很多地方接壤,對于疫情控制而言,陸路交通很難切斷。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防止疫情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特別是要避免出現社區傳播。
此外,王廣發還不忘提醒記者,現在報告出來有一些輕癥病例,從治療方面來說是好事,但需要警惕的是,往往正是因為輕癥病例、甚至沒有癥狀的病例,更容易讓大家忽略,因為它本身具有傳染性,這一點需要在防控中注意。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沙市文旅廣電局長“拍了拍”你并為你展開一2020-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