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兩部國產劇《歡樂頌》、《小別離》的熱播,也讓城市“新中產”成為熱門話題。2017年初,中央統戰部宣傳辦發布消息稱,當前我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總體規模約為7200萬人。盡管這一階層很容易被定位為“中產”,但接受央視采訪時,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卻認為自己收入水平、資產總量和消費水平還達不到中產階層。
2017年1月,發表在半月談網的一篇文章描繪了他們的生活圖景:“多畢業于知名高校,從事體面的職業,在大城市安下小家,熱愛知識和學習,追求有品質的消費和體驗;這又是一個脆弱的族群,下一代的教育、住房、家庭成員的健康都是他們焦慮的來源。”
回顧2016,我們將目光投向他們,講述他們“掙扎在懸浮狀態”的焦慮與彷徨,記錄他們為夢想和更好明天的不懈奮斗與期盼。
“哎,不能撿,這個我們不要了噢。”周霖拉過85歲老母親的右手,抽出一張花花綠綠的傳單,扔回垃圾桶里。母親左手緊緊拉著她。“乖哦。”周霖伸手理理母親的鬢角,牽著她繼續散步。母親嘿嘿一笑,望著垃圾桶,一步三回頭地跟上。
相似的場景一路重復了三四次。周霖今年60歲,是母親唯一的獨生女。三年前,母親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癥(即民間俗稱的“老年癡呆癥”)中晚期。
周霖帶著母親外出旅行。 采訪對象供圖
“水深火熱”
“包包呢?”出門散步前,周霖問母親。母親樂呵呵地從沙發上翻出一個小包斜挎好。包里有一個老式手機,簡單撥號設置為周霖的號碼。還有一串記錄了母親基本情況和住址的名牌,和一個小小的衛星定位跟蹤器。
周霖打開自己的手機搗鼓了兩下,屏幕上出現地圖和兩條藍色的線——跟蹤器會記錄母親早晨在小區內散步的線路,如果超出周霖設定的小區范圍,就會響起警報。她打開另一個軟件,指著門上的感應器:“這個也是,只要開關門都會記錄,我們都能知道。”
家里的空調上方安裝了攝像頭,臥室和廚房也各有一個。這些智能產品都是兒子周祎安裝的。
周祎是獨子,生于1982年,周霖在政府機關上班,響應計生號召只生了周祎一個。后來重組家庭,丈夫也帶了一個兒子,家里才算有了兩個小孩。
作為母親唯一的女兒和孩子的母親,年過花甲的周霖一度很焦慮。
母親從2015年春天開始情緒失控,變著花樣指責、辱罵家人,在家見什么扔什么,把東西往人身上砸,誰要靠近她就歇斯底里破口大罵,拳打腳踢。“甚至咬我、向我吐口水。”周霖回憶起當時的日子,用“水深火熱”來形容。
那時她整夜整夜地失眠:“覺得這輩子我可能完了,要被母親折磨死。”安眠藥吃了兩年,直到現在,不吃就睡不著覺。丈夫本來身體也不太好,這一來幾乎郁悶到了抑郁的地步。兒子周祎那時還遠在國外工作。
“我只能孤軍奮戰。”她說。母親住院,別人家五六個子女輪流來守,她一個人,24小時陪在床邊,心力交瘁。恰逢單位組織體檢,醫生通知她說,體內可能存在惡性包塊,需要進一步復查。周霖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謝天謝地,這下可以早死早解脫了。”
民政部《2015年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占總人口的16.1%——按時間推算,這批人正是“獨生子女政策”的踐行者。
在周霖看來,自己如今經歷的,很可能就是20年后,下一代因政策而批量出現的獨生子女所要面臨的。她因而分外體諒兒子:“我以后要是老年癡呆,送養老院,一點兒都不要含糊。”丈夫也說,堅決不要再給下一代添負擔。
丈夫的父親在峨眉山腳下的養老院住,一個月2000元錢,有人給送飯送藥,洗澡洗衣,周霖一家每月都會去探望。“很多人不理解,好像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大逆不道。但沒有這個(照顧)能力的時候,你就一定要把他交出去。”周霖神情嚴肅。
根據衛計委等部門的指導意見,國家養老服務的基本原則是:對多數老年人,以社區和居家養老為主 ;對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機構為依托,做好康復護理服務,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2015年5月,周祎回國,召集所有人為外婆制定了特殊護理方案。考慮到老人常年獨自生活的習慣,兩代人舉全家之力又買了一套房給老人住,與周霖家只隔一棟樓。此前周霖給周祎買的婚房也在同一個小區。周祎覺得母親很有遠見:“可以相互照應,也不會說太近,住在一起產生代際沖突。”
說起照應,他想到的總是外婆。與父母早早為自己做好打算不同,他總覺得父母還沒老,也沒有正兒八經地考慮過如何照顧的問題。“也不知道該怎么計劃。我只能跟他們講,你們現在就是要把身體弄好,你們要吃保健品,我去給你們買……你們身體好了,我就輕松一點。”
如今照顧外婆主要還是由母親負責,他少有壓力。父母開明,住得又近,他對未來也沒有太多擔憂。想到背井離鄉去大城市打拼的獨生子女,周祎感慨自己幸運:“這種事他們肯定是需要權衡(是否回家照顧老人)的,有可能回家的話就真的什么都沒了。”
責任編輯:肖舒
- 八旬老翁洗腳摔倒致死 養老機構被判擔四成責任2017-11-10
- 福建將多措并舉 補齊養老“短板”2017-10-31
- 北京養老地圖出爐 機構數量超490家定位多高端2017-10-26
- 羅源牛澳灣旅游項目開工 投資30億規劃用地3500畝2017-10-25
- 曬曬我們的獲得感: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養老2017-09-27
- 福州今年將新建11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017-09-27
- 福建多措并舉補齊養老短板:織密養老網 托起幸福夢2017-09-25
- 顏值爆表!福州最大養老中心年底投用 設1500個床位2017-09-09
- 福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年底投用 系全市最大養老中心2017-09-09
- 福州補齊養老事業短板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2017-08-2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