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絲”到“陸絲”,3年承運超10億元貨物
福州中歐班列鑄就全球貿易“戰略支點”
22日,伴隨著悠長的汽笛聲,一列裝載45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福州鐵路物流中心江陰港營業室緩緩駛出,奔赴萬里之外的歐洲大陸,這也標志著福州中歐班列已開行三周年。
自2022年7月15日首趟中歐班列(福州)從江陰港站鳴笛啟程以來,已累計開行61趟班列、超10億元貨值、200余種貨物品類,更以“海鐵聯運”創新模式,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參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戰略支點”。
打通國際物流快捷通道
2025年3月,一列滿載著50個40英尺集裝箱、貨值超1500萬元中亞棉紗的中歐班列(福州)首趟中亞回程專列抵達福州江陰港站,標志著福州首次實現中亞回程貨物運輸。這一突破,使“中亞原料—中國制造—歐洲市場”的產業鏈閉環成為現實。
“此次開通的中亞(塔什干—福州)班列突破了中亞內陸物流瓶頸,標志著福建成功打通了與中亞國家雙向往來、互聯互通的國際物流快捷通道。”福州海關所屬榕城海關駐福清辦事處物流監控科科長湯斌說。
絲路海運是以福建港口為起點,連接東亞與歐洲、非洲等地區的海上運輸通道。它與福州中歐班列相互補充,形成了海陸雙向、開放協同的物流格局。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依托江陰港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海鐵聯運模式,拓展了“班列+海鐵聯運”“班列+冷鏈”“班列+貿易”等新業務新模式,將“海絲”與“陸絲”緊密連接起來,實現了陸海運輸的無縫銜接。
創新引領全球物流規則
“以前東南亞貨物到歐洲,要經歷海運、轉運、鐵路三次報關,耗時45天,單證成本超2000美元。”福州國際班列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揚明展示了一份“多式聯運電子提單”,“現在憑這份‘數字單據’,客戶可在福州完成海運、鐵路、公路全程運輸申報,時間壓縮至20天,成本降低60%。”
這一創新源于兩大制度突破:福州海關推行“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模式”,實現“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配合“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改革,整體運營時間縮短1.5天;牽頭制定《中歐班列海鐵聯運操作規范》,與歐盟“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實現數據跨境互認,單票貨物通關時間從4小時壓縮至40分鐘。此外,福州市出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行動方案》,從場站智能化改造、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到跨境金融服務給予全方位支持。
2025年4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供應鏈重構報告》中,福州中歐班列“海鐵聯運創新案例”被列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化的最佳實踐”。
下一步,福州中歐班列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局,依托“海鐵聯運”創新模式,推動“海絲”與“陸絲”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海陸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記者 李暉 劉珺 王光慧 通訊員 周敏 黃凌杰)
責任編輯:趙睿
- “創享好年華”對話創業領路人 吸引多所高校50名研學學子參與2025-07-23
- 文化演出、窨制工藝、非遺市集……福味“文化大餐”邀你共品2025-07-22
- 氣氛熱烈!充滿“非遺”味兒的福州大篷車“開”進商場2025-07-22
- 福州下沙:海濱拾趣,長樂一夏2025-07-22
- 福州公積金中心實現貸款智能審批2025-07-22
- 福州公共場所免費充電設施全面升級2025-07-22
- 福州市第一批普高錄取繼續進行 市區一級達標校全部錄滿2025-07-22
- 福州:積極應對強降雨 全力排澇保暢通2025-07-22
- 受臺風“韋帕”外圍影響 福州開啟“雨雨雨”模式2025-07-22
- 海鐵聯運港站聯合調度中心在江陰港區揭牌2025-07-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夏一站,趣福州”2025年研學旅游季火熱啟幕2025-07-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