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哈密戈壁上,全球單期最大“光熱儲”一體化項目迎來關鍵節點——汽輪機基礎完成澆筑,為后續并網發電奠定基礎。該項目設計總裝機容量達1500兆瓦,建成后年均可提供近29億千瓦時綠色電力。
梳理今年各地公布的重大工程項目及“十五五”前期規劃可以看出,能源綠色轉型領域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相關重大投資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彰顯出我國能源綠色轉型步伐的堅定決心。
今年上半年,由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電站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累計發電量達1266.6億千瓦時,同比多發60億千瓦時,創歷史同期新高。
從全國總數據看,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到35.2%,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從消費端來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穩步提升。
伴隨著清潔能源供應體系不斷完備,能源綠色轉型的政策保障體系也在加速完善。
零碳園區已成為各地探索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7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為零碳園區建設繪制出一幅清晰的“路線圖”。
各地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因地制宜推進零碳園區建設。7月16日,山東省發布《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15個左右省級零碳園區,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級零碳園區的目標;7月21日,廣東省新能源循環經濟零碳智慧產業園啟動,該項目將構建“實業+、+碳匯、+智算”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零碳解決方案”。
綠證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對營造綠色消費環境、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7月2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浙江、河南、廣東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工作方案》,要求三地在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分布式項目綠證核發全覆蓋,并為全國推廣提供經驗借鑒。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時代潮流。我國綠色產能不僅強化了自身能源安全屏障,還優化了全球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助力世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鏈博會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表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向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裝備,是全球清潔能源產供鏈的穩定器。”(人民網記者 楊曦)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財政部制定印發《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5-03-14
- 加快打造漳州南部清潔能源“產業樞紐”2024-11-28
- 人民日報頭版點贊!福建譜寫綠色低碳發展新篇章2024-08-2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14萬億元!2025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支出持續增2025-07-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