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受威逼警察去報警
李某說,在張冉要錢的過程中,多次威脅稱要到他家鬧,到他妻子家鬧,還要找公安局、找黑社會的人整他,甚至說讓在公安廳工作的爸爸派手下抓人。另外,雖然自己交出了30余萬元,但仍然沒有換來安寧,李某稱,他依舊不斷接到陌生號碼發來的恐嚇短信。
去年8月5日,李某無奈之下,將實情告訴了父親。他坦言,因發生過不正當兩性關系,被對方要挾。最終,李某在父親的陪同下去報警。途中,李某還不停收到恐嚇信息。李某父親稱,嚇得兒子想賣腎賠錢,好息事寧人。迫于無奈,李某選擇與妻子離婚。
接到報案后,警方在中國傳媒大學抓獲了那名自稱張冉的女孩。
女生賠損失終獲5年刑
經查,張冉其實是楊某,但不叫楊菲,21歲,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大專在讀生,父母是河北省三河市的普通教師。楊某的父母稱,楊某只有一個舅舅在三河市燕郊開一家門診部,家里沒有親戚搞工程,也沒人在公安廳工作。
據楊某供述,她之所以編造父親和舅舅的身份,都是在網上隨便聊的,“因為網上聊天不都是實話”。她在網上、電話中,分別以張冉、楊菲、楊菲舅舅和舅媽等7個角色和李某聊天、發短信,說了很多威脅恐嚇李某的話。對于為何要詐騙李某,她稱自己并非有意,而是李某自己動機不純。收取的錢,她自己花了一部分,買了包、首飾等。
在豐臺法院一審開庭時,楊某又試圖推卸罪責,辯稱自己收取的30余萬元是李某主動交給她暫存的。豐臺法院認為,楊某以給李某聯系電梯生意及要求李某賠償損失,騙取李某4萬余元,構成詐騙罪;她又以與李某發生過不正當兩性關系等相要挾,向李某索取26萬元,構成敲詐勒索罪。鑒于她能退賠李某全部經濟損失,有悔罪表現,法院一審酌予從輕處罰,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2000元。
宣判后,楊某上訴,稱自己只構成詐騙罪,并希望法院考慮她是初犯且是在校學生,對她減輕處罰。市二中院認為,楊某確實構成詐騙罪和敲詐勒索罪,一審法院已對她酌予從輕處罰,量刑并無不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