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個月
Q:7個月寶寶會爬和扶站立了,聽說站得太早對寶寶的內臟、脊柱和腿部不好,是真的嗎?
A :大動作發育的進程每個寶寶都有不同,要尊重寶寶不同于他人的個性化節奏。只要寶寶自己可以完成爬或扶站立的動作,就說明他的肌肉、骨骼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是順應寶寶自身大動作發育進程的,即使比普遍意義上的標準提前一些,也是沒有問題的。
媽媽需要做的就是,給寶寶提供促進大動作發育的環境,比如給即將學爬的寶寶提供可供爬行的空間和游戲毯,給即將學扶站立的寶寶提供可以抓扶的矮凳或把桿等等。但不要在寶寶身體還沒有準備好之前,人為長時間大強度地強迫寶寶爬或站立,這是不符合發育進程、揠苗助長的行為,是對寶寶身體有傷害的。
Q:寶寶8個月了,入睡時習慣含著安撫奶嘴,會不會影響牙齒排齊?
A 安撫奶嘴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需要提醒媽媽注意一些使用的細節,比如安撫奶嘴通常分為不同的型號,媽媽要針對寶寶月齡選擇適合寶寶的型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對牙齒排齊的影響。另外,安撫奶嘴要注意清洗消毒,定期更換,一般兩個月左右就需要給寶寶換新的安撫奶嘴,不要讓寶寶用老化破損的安撫奶嘴。
Q:寶寶9個月了,一坐下身體就向后仰,有問題嗎?
A :如果寶寶六七個月時已經能夠坐穩,這段時間一坐下就身體后仰,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明的新淘氣手段,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寶寶從學坐時開始,一坐下就身體后仰,從來沒有坐穩過,則可能提示肌肉張力有問題,需要排除腦癱及微小型腦功能發育障礙,最好盡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Q:寶寶10個月了,至今一顆牙都沒長,這正常嗎?
A: 寶寶長牙有遲有早,個體差異非常大,與遺傳有很大的相關性, 也會受到性別、地域環境、營養情況等因素的影響。比如女孩通常比男孩長牙早、炎熱地區的寶寶比寒冷地區的寶寶出牙早、營養好的寶寶出牙早。大多數寶寶會在出生4~10 個月間長出第一顆乳牙,但是也有一些寶寶會推遲到1 歲。只要寶寶在1 歲以內出牙,媽媽就不需要擔心。
Q:寶寶10個月了,一直只會肚子貼地蹭著爬,不會抬起肚子來爬,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呢?
A: 肚子貼地蹭著爬,通常稱作“腹爬”,抬起肚子來,用雙手和膝蓋著地爬,叫做“手膝爬”。寶寶只會腹爬不會手膝爬,并不意味著發育有什么異常,僅僅說明,胳膊和腿的力量還比較弱,還不足以支撐起身體,以方便他利用手膝爬行。
可以設計一些引導寶寶俯臥抬起上身的練習,鍛煉寶寶的四肢力量,慢慢寶寶就能逐漸掌握手膝爬。媽媽可以將爬行的地面設置得粗糙一些,以增加匍匐爬行難度,讓寶寶逐漸習慣抬起身體爬。同時可以設置一些枕頭、靠墊等障礙,以促使寶寶抬起身體翻越障礙,練習手膝爬。有些寶寶會跨越手膝爬的階段,直接從腹爬過渡到站立和行走,這對發育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媽媽不必擔心。
Q:寶寶一歲了,鄰居家同齡的孩子都會說一些詞了,而我家寶寶還不會說話,有點擔心,是不是說話太晚了?
A :通常一歲的寶寶,可以掌握幾個簡單的單詞,比如爸爸、媽媽、奶奶等。但是也有一些寶寶到12 個月還是沒有開口說話,此時需要觀察一下寶寶的理解能力。比如媽媽說“燈”這個詞時,寶寶是否會看向燈的方向;媽媽拿出“小狗”和“汽車”兩張卡片,讓寶寶找出“小狗”時,寶寶是否可以完成。如果寶寶的理解能力沒有問題,只是單純沒有開口說話,暫時不用擔心。可以多和寶寶交流,和寶寶說話時語速要慢一些,說清楚一些,一定要讓寶寶聽清楚媽媽的發音,等寶寶完成一定量的詞匯積累,就會開口說話了。如果寶寶的理解能力有明顯欠缺的話,最好帶他看看醫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