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才禁止使用三種含鋁添加劑?
7月1日以后,五種含鋁添加劑使用范圍的修訂,讓許多老百姓有一個疑問:為什么現在要禁止使用三種含鋁添加劑?是不是說這三種添加劑是有害的?這么多年來,我們吃下去的含鋁添加劑對身體是不是已經造成了損害?
對于這個疑問,記者也在北京舉行的媒體訓練營上,采訪了國內研究食品添加劑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教授。
“我覺得和現在老百姓對生活品質要求提高有關,現在也已經找到了更好的食品添加劑來替代。”孫院士說,現在普通人對于添加劑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覺得添加劑是有害的,吃得越多,害處越多。
“事實上添加劑無處不在,大家可以看一看一些從國外千方百計背回來的嬰幼兒奶粉,配料表上就有多達40多種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只要按規定使用,都是安全的。”孫院士說。
生產日期為7月1日之前的食品還能買嗎?
既然7月1日是個禁限期,是不是買7月1日以后生產的食品更安全呢?對于這個說法,孫寶國院士表示完全沒有必要。
“雖然含鋁添加劑三種被禁止使用,兩種被縮小范圍,但是之前的產品,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按照范圍使用的,都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孫院士說。
“10%-15%攝入人體內的鋁元素能排泄到體外,只要不是過量攝入,不會造成體內的堆積。”毛建衛教授說。
記者也隨機在超市里找了一些可能添加含鋁添加劑的食品:薯片、速凍饅頭等,發現幾個知名品牌的產品,雖然生產日期早于7月1日,但是已經看不到含鋁添加劑的名字了,產品配料表上已經用“酵母提取物”等食品添加劑來替代。一些大的食品生產企業則已經提早替換掉含鋁添加劑。
“根據我們多年食品風險監測的結果,在含鋁添加劑上,我想給消費者做三個提醒。”章榮華所長說。
首先,對于非定型包裝食品,如過于蓬松的饅頭、粗壯油條等最好少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海蜇,因為“三礬二水”的工藝就決定了它是鋁含量最高的加工食品。雖然不是天天吃,不至于影響健康,但建議用醋泡泡再吃,有利于降低鋁含量。
其次,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的鋁元素,消費者自己要有遠離含鋁添加劑食品的意識,在食物采購的來源上,盡可能到正規、大型的商家購買。
最后,自己要注意平衡膳食,像油條、油餅這樣的油炸面食,偶爾吃吃可以,但不要經常食用;同時還要減少鋁制品餐具的使用,避免餐具中的鋁元素溶于食物之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