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卵巢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不少卵巢癌患者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腹脹、腹痛、胃口變差等癥狀,但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都選擇去看消化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林麗珠教授分析說,這跟卵巢位于盆腔深部,發病隱匿、早期無癥狀或是癥狀較輕有關。
“時至今日,醫學界對于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林麗珠分析說,目前認為這種病的發生跟環境因素、內分泌因素和家庭遺傳等因素有關。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生是由于七情內傷等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感“外邪”致濕熱瘀毒積聚于卵巢造成的。
“從臨床來看,卵巢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女性。”林麗珠介紹,女性卵巢組織的癌病包含有上皮癌、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性索間質腫瘤等,其發病人群覆蓋的年齡范圍,可能是婦科腫瘤中最寬的,未婚育人群并不見得能“免疫”,像生殖細胞腫瘤就常見于20歲以下的女性。
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在25%~30%左右。這是因為有近七成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發現時,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增大、預后不佳。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關鍵。
建議:
腹脹腹痛超1月做婦科檢查
“不少診斷出卵巢惡性腫瘤的女性有反復腹脹腹痛的癥狀。”林麗珠解釋說,這是因為卵巢腫瘤會使周圍的韌帶受到壓迫、粘連、牽拉,還有腹水的不斷刺激所致。
卵巢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像腹部的不適感這些重要信號往往易被忽視,包括查無原因的消化不良、腹脹、腰圍增大等。林麗珠提醒說,如果女性患者在消化科治療了一段時間(一般是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后,腹脹腹痛仍然沒有好轉,或有點好轉后沒多久又反復出現癥狀,就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婦科方面的排查。
另外,月經出現異常,表示為量增多或時間紊亂,陰道不規則出血等,都應引起警惕,及早到婦科查明原因。莫拖到腹部明顯脹大、出現包塊、身體消瘦、低熱乏力時才就醫,這些已經是中晚期癥狀,治療難度大大增加。
排查:
高危因素者定期B超婦檢
林麗珠建議,育齡期女性,應每年定期進行一次包括婦科在內的全面身體檢查;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人,應半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及B超檢查,以便排除可能存在的病變。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不育或初產年齡大于35歲的女性,卵巢惡性腫瘤發病的風險相對高些;相反,懷孕或初產時較年輕、用母乳喂養孩子、使用口服避孕藥等因素,可使發病危險下降30%~60%。
臨床上,有卵巢癌高危因素人群包括: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女性、未生育女性、長期高脂肪飲食的女性等。臨床上,對于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后查出有卵巢腫物的女性,需考慮排查;長期月經不規律者,要警惕是否存在相關病變;有附件囊性腫塊的育齡期婦女也要及時明確診斷。
排查的方法包括婦科檢查、超聲檢查、血清CA125測定等,對于難以確診或已有明確病變的,可進一步行CT、MR、PET/CT、病理活檢等檢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