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策略
不要逼孩子說話
如果寶寶在家或比較熟悉的場合說話正常,家長就不要太擔心孩子的語言發(fā)育問題。家長過于心急,強迫孩子說話,反而造成孩子更加緊張,越說越結巴。家長應該經常與老師溝通,看看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不愿說話,找到原因后在針對性的尋找解決的辦法。
讓孩子回答快樂的問題
面對不善言談的孩子,家長總是通過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開口說話,如果通常問一些讓人沮喪的問題,孩子就越會沉默,例如媽媽總是問:“你今天哭了嗎?”“今天老師懲罰你了嗎?”這種問題只會讓孩子想辦法躲開。而多和孩子多溝通快樂的事,就會調動孩子說話積極性,如果再加上一些鼓勵和表揚,孩子的表達欲望就會更強烈。
角色扮演游戲
學齡前的幼兒都有表演的欲望,喜歡玩“過家家”之類的游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設計一些角色游戲,讓孩子的“表演”帶動“表達”的欲望。
孩子扮演小主人,家長扮演前來拜訪的客人,讓孩子負責接待客人。
孩子扮演節(jié)目主持人,報幕并表演節(jié)目。
扮演火車乘務員,為乘客服務。
扮演售貨員向顧客推薦商品并銷售。
不同的角色游戲讓孩子了解不同場合的語言表述方式,在這種輕松的游戲中,孩子可以很快掌握說話的基本技巧,從而提高語言能力。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還不成熟,常會出現用詞不準或語法錯誤的情況,家長不要急于去糾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