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5歲男孩吃飯還要媽媽喂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經適應了夏令營的生活,吃飯、刷碗、疊被子、洗衣服我都會干了……請你們放心。”在軍事化夏令營即將結束的時候,來自臨沂的段清逸和其他營員一樣,給父母寫了一篇個人匯報。
15歲的段清逸,到濟南參加軍事化夏令營前吃飯還需要媽媽喂。“從小就是媽媽喂我,我都不知道應該自己盛飯和吃飯。”段清逸說,他的媽媽就是 “全職媽媽”,他沒上過幼兒園,上小學前一直由媽媽教他認字、讀書、學畫畫,每天吃飯時都是媽媽把飯端到他跟前然后喂他,刷碗、洗衣服、打掃衛生這些活他 從來沒干過。這種生活,媽媽堅持了15年。
雖然自理能力差,但段清逸的學習成績很好。今年7月,他順利考取了臨沂一所知名高中。高中離家比較遠,中午沒法回家吃飯,媽媽這下急了:總不能整天端著飯去學校喂孩子吧。她開始考慮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后在一位老師的建議下,把孩子送到濟南參加軍事化夏令營。
段清逸的帶隊老師說,孩子剛來時都不知道排隊打飯,后來在老師的提醒下才行動起來。經過十多天的訓練,自理能力有了很明顯的提高,打飯、洗衣服、疊被子都能干了。
專家
孩子3歲后別當“全職媽媽”
專家認為,“全職媽媽”帶孩子有利有弊,但孩子3歲后,如果還自己帶,弊就會大于利。
山東現代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媽媽有條件成為“全職媽媽”。本次調查就發現,“全職媽媽”的家庭經濟條件相 對都比較好。一些媽媽之所以選擇自己帶孩子,除擔心老人或保姆對孩子照顧、教育不好外,還想通過和孩子的長期接觸培養和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這個出發點是對的。
但孩子3歲之后,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際圈,需要跳出家長的陪同式呵護,否則不但易導致性格變異,而且會造成視野狹隘。此外,3歲之后正是孩子 獨立意識迅速發展的時期,如果家長再包辦一切,就會使孩子的自理意識和能力慢慢喪失。大部分“全職媽媽”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無形中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壓 力,孩子越大,背負的壓力越大。
學習育兒知識,相信自己比幼兒園老師教得好。不少“全職媽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頗為自信。曹云昌說,調查也證明,很多“全職媽媽”為了教孩子,都閱讀了大量的資料,學了一些育兒方法,但大多并不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有些人甚至在刻意復制別人的成功之路,這很可怕。
他說,孩子3歲以前由媽媽養育,好處還是比較多的,3歲后最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帶孩子時,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實驗品,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要給孩子自主活動的空間。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