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不喜歡的3類父母
1.不講衛生的莉莉爸
關鍵詞: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莉莉:爸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抽煙,弄得家里到處都是煙味兒!他還亂扔臭襪子,害得媽媽跟在他后面收拾,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他有時候不洗腳就上床睡覺呢,好臟哦!
分析:孩子的生活習慣常常是你的行為潛移默化的結果,很難想象渾身都是壞習慣的爸爸媽媽會培養出一個有著良好習慣的孩子。但是,如果家庭中還有 一個具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爸爸或媽媽,那他(她)對孩子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孩子往往就可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是非觀念,進而會否定你身上的壞習慣。 就像莉莉,在媽媽的影響下,她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不講衛生的爸爸當然成了她眼中的“壞爸爸”了!
2.“狠毒”的小魯父母
關鍵詞:缺乏科學的教養方法
小魯:我真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老是打我罵我,他們總是嫌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只要跟他們在一起,我就什么都不敢做,也什么都不敢說。我是不是他們從垃圾堆撿來的?
分析:對于許多年輕父母來說,他們并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簡單粗暴對待孩子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他們缺乏的是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學習并實踐先進的育 兒方法。打罵行為不一定能對孩子的成長有什么好處,相反會實實在在地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小魯被打罵得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爸爸媽媽所生的了,他的爸爸媽 媽怎能不成為他心目中的“壞家長”呢?
3.成天爭吵的大丁父母
關鍵詞:不積極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
大丁:爸爸媽媽整天爭吵,有時吵著吵著就會打起來。每次我都嚇壞了,可他們看也不看我,只是不停地打呀打。我真的好怕!
分析:夫妻之間出現矛盾太正常了,只是處理矛盾方式不同,一部分夫妻會吵吵鬧鬧,而且當著孩子的面。這種做法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要知道,在一個爭戰不休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對社會的信任感,很難給別人以寬容與理解,最終難以融入社會。
許多年輕父母下班回到家里便開始忙家務,忽視了配偶及孩子的存在,這種情況同樣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如何成為孩子眼里的“好爸爸”“好媽媽”?
成為孩子眼里的“好爸爸”“好媽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不信孩子不喜歡你!
1.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你首先要從內心接受自己“家長”的身份,只有接受了這個角色定位,才能真正履行起做家長的職責。
孩子在不斷成長,你同樣需要不斷成長,不斷地學習和補充科學的育兒知識,根據孩子的成長變化適時調整和更新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方式,以及培養教育孩子的內容。你還要根據孩子的喜歡,客觀理性地調整自己為人處事的態度和外在形象。
2.經常與孩子交流
只有不斷交流,你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了解他成長中的快樂和苦惱,了解他成長中需要你給予關注的事和對你的要求與喜好。這樣,能融洽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利于你及時根據孩子的需要來改變自己。
3.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這里的環境包括居住環境、教育環境等外部環境,和家庭內部的環境,如家庭氣氛是否和睦、爸爸媽媽之間的教養態度是否一致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