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養,做好可口營養餐 莫輕信“餓幾頓就能好”
小百科之“腹瀉不禁食”
國內外的臨床研究證實,禁食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因為禁食雖然讓腸道休息了,但是營養跟不上,病兒康復慢,甚至出現營養不良。如果能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宜的食物,適量地補充,病兒康復快,減的體重少,不傷“元氣”。
對于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那是“三分治,七分養”。在“養”字里,病號飯適口、適宜、適量最為重要。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繼續喂母乳。但是乳母的飲食要注意:別喝老母雞湯、排骨湯等油大的湯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飲水要充足;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在患病期間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營養餐十字原則
“少渣、少油、稀軟、少食、多餐”的營養餐才是腹瀉寶寶最需要的。其中,“少渣”最為重要,選膳食纖維少的、對腸道少刺激、溫和的食材。
烹調時宜蒸、煮、氽、燴,忌炸、煎
根據寶寶病情好轉的程度,逐漸由流質、半流質,改為半固體、固體食物
流質:去奶皮的溫牛奶、焦米湯、鮮果汁等;
半流質:藕粉、酸奶、稀白米粥等;
半固體:富強粉面片、稠白米粥、雞蛋羹、蒸蘋果等;
固體:軟飯、菜心、番茄燴雞脯肉、清蒸魚等。
一般,經過治療、調養,經一周左右可以病愈。
專家提醒:病毒引發“乳糖不耐受”現象
有少數患病寶寶腹瀉遷徙不愈,大便不能恢復正常,可能是由于輪狀病毒的入侵,破壞了腸道的乳糖酶,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這時可以暫停牛奶或配方奶,但可以喝酸奶。待完全康復后,再擴大乳品的種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