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聞
-
2023-10-30
譚主必須在開篇提醒,這是一篇撒滿民進黨當局玻璃心碎渣的文章。 日前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我表達了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們不希望看到‘臺灣獨立’的愿望。” 有島內網友留言表示,“美國主子也不支持‘臺灣獨立’,民進黨的玻璃心...
-
2023-10-26
夏末初秋的福建平潭島,有海風,有沙灘,有音樂,更有電影。9月12日至14日,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以下簡稱“IM影展”)在這里舉辦。線下久違的兩岸...
-
2023-10-26
近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3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這份報告罔顧事實、胡編亂造,運用似是而非的話術,歪曲解讀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渲染炒作并不存在的“中國軍事威脅”,妄加臆測中方在核、太空、網絡等領域軍力發展,在臺灣問題上指手畫腳、干涉中國內政,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深圳衛視記者:臺經濟主管部門日前稱,2022年臺對大陸出口1859億美元,近半為集成電路,近幾年ECFA早收清單商品占臺出口比重逐漸下降,在國際去風險化趨勢下,臺商拓展世界市場、分散風險效果明顯。對此有何...
-
2023-10-26
10月25日,對寶島臺灣而言,是個特殊的日子。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臺北中山堂外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一群人齊唱《臺灣光復紀念歌》,拉開紀念臺灣光復78周年活動的序幕。 來自統一聯盟黨、勞動黨、夏潮聯合會、政?...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臺灣《聯合報》記者:臺東縣長饒慶鈴日前率團赴北京參訪時表示,希望能在12月推動臺東番荔枝恢復銷往大陸。能否請國臺辦說明現在進展情況? 朱鳳蓮: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rdquo...
-
2023-10-26
臺灣光復紀念日之際,回望歷史,視線里會出現“乙未戰爭”——那是寶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那是中華兒女浴血抗擊日本侵占的一曲壯歌。 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后,于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將臺灣割讓日本。聞知島內軍民抵抗之心堅定,為避開基隆、淡水一帶炮臺的防備,日軍于5月29日從臺灣...
-
2023-10-26
新華社福州10月25日電(記者 許雪毅)年輕人如何走向農村、擁抱農業,在鄉村振興中追夢、筑夢、圓夢?對此,正在福建參加第一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的業者和專家紛紛“支招”。 “80后”臺灣青年陳耘嘉24日在分組交流中分享說,畢業于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的他,2015年來到祖父陳岳山家鄉...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北京10月25日訊(記者 尹賽楠 符海川)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提出,支持...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香港中評社記者:近日有臺媒報道稱,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所謂“2023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其中列出了6種可能致使中國大陸對臺采取軍事行動的情境。對此有島內網民批評道,如果沒有美國在...
-
2023-10-26
國務院臺辦今天(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馬英九先生日前在美國紐約大學發表演說,指出美國有人意圖“把臺積電當武器”“把臺灣當...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大陸方面決定自6月20日起恢復臺灣番荔枝輸入,但必須是獲得注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請問這個規則是否有變化? 朱鳳蓮:海關總署等有關部門的相關要求非常明確。就像我剛才提到的,?...
-
2023-10-26
據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針對賴清德有關言論指出,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賴清德干著“臺獨”的勾當,卻打著和平的旗號,可謂無...
-
2023-10-26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鳳凰衛視記者:據報道,大陸的稅務和自然資源部門展開對臺企富士康旗下部分企業的稅務和用地情況調查。民進黨當局稱大陸方面是政治操作,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大陸有關方面依法依規對所有企業...
-
2023-10-26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王承昊)“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臺灣年輕人模仿大陸同齡人喜愛的舞步錄制的視頻,我的學生有不少追大陸電視劇、跟大陸網友打游戲。”從臺灣學者劉性仁的舉例中,不難看出兩岸青年的生活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正愈加“同頻”。 25日,圍繞“兩岸融合發展與臺灣青年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