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聞
-
2023-04-25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島內各項防疫措施幾乎完全松綁,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陳建仁今天(25日)下午出席臺流行疫情...
-
2023-04-25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明前雨后春意濃,踏青賞花最當季。近段時期,位于江蘇昆山的“寶島又一村”成為臺胞最鐘情的春游打卡點之一。 戲曲演出(圖片...
-
2023-04-25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湖里和臺灣有著天然的親情聯結,臺灣青年能夠在這里收獲滿滿的幸福感。”臺胞呂振宏說,以后我將把自身在大陸發展的經驗通過“湖里臺胞說”平臺分享給更多的臺灣、大陸朋友,讓大家感受到我在湖里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日前,“揚帆起航正當時 同心奮進新時代&rdquo...
-
2023-04-25
中新社首爾4月24日電 當地時間24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就臺灣問題發表立場。 發言人表示,近來,美國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和反復警示,執意與臺灣民進黨當局加大勾連,安排蔡英文“過境”竄美并會見美國會眾議長、縱容美國會議員竄臺,售臺武器彈藥,頑固升級美臺官方往來和實質關系,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
-
2023-04-25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畬鄉三月,百花爭艷;畬鄉三月,歌舞飛揚。作為廈門島內唯一的少數民族社區——湖里區禾山街道鐘宅畬族社區近日迎來了畬族人民...
-
2023-04-25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21歲的張姓志愿役士兵因休假聯絡不到人,其母親24日晚間發文急尋...
-
2023-04-24
中國臺灣網4月24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今天(24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較上期增加1360人。該部門分析,其...
-
2023-04-24
中國臺灣網4月24日訊 綜合臺媒報道,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院針對當前臺海局勢舉行“兵棋推演”,相關人士得出一簡單粗暴結論:必須讓臺灣“全副武裝”,理由竟是“沖突開始后美國無法為臺灣補給”。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如無法為臺補給的推論為真,則美國已表明立場:美軍不會援臺。...
-
2023-04-24
臺海網4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余健平)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4月21日至23日,海峽兩岸近120名專家學者齊聚海滄,召開2023年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年會暨海峽兩岸節氣文化傳承...
-
2023-04-24
“怎么可能使用中國字詞?”發出這句反問的,是民進黨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起因是有深綠民代發現臺灣初中生物教科書中,將馬鈴薯說成了土豆。 對于這則消息不少大陸網友可能看不太懂,馬鈴薯不就是土豆嗎?實際上,在臺灣地區土豆被稱為馬鈴薯,而花生在閩南語中的發音則為土豆。臺教育部門負責人與深綠民?...
-
2023-04-24
2023年4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奉命就韓國領導人涉臺灣問題錯誤言論向韓國駐華大使鄭在浩提出嚴正交涉。 孫衛東說,尹錫悅總統日前接受采訪時稱臺海局勢緊張系試圖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導致。韓方立場是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決反對以實力改變現狀。臺灣問題不是單純的中國和臺灣之間的問題,而是像朝鮮問題一樣超越地區?...
-
2023-04-24
中新網寧德4月23日電 (林榕生 邱明翔)“希望通過交流互鑒,有機會幫助福鼎將更多獨特元素融入到鄉村建筑中,為鄉村振興營造更加美好的環境。”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筑師公會理事長陳澤修在福建省寧德福鼎市對記者說。 21日至23日,來自金門和馬祖地區的建筑師一行15余人赴福鼎市、霞浦縣開展閩臺鄉建鄉創項目調研,...
-
2023-04-24
當地時間22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馬尼拉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時表示,長期以來,菲中兩國保持密切交往,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菲方將一如既往恪守一個中國政策。 菲方將堅持獨立自主,不選邊站隊,愿深化菲中友好,擴大合作,加強溝通,妥善處理海上問題,不使其干擾兩國關系大局,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
-
2023-04-24
IT之家 4 月 24 日消息,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今日(4 月 24 日)對員工發出底薪調薪通知,今年度平均調薪幅度達 4%~5%符合預期,預計 25 日入賬工資中就可看到。由于今年半導體行業景氣下滑,臺積電 4 月例行性年度調薪幅度回歸正常,且依個人績效、工齡及職等的條件不同而有差異。 臺積電每年 4 月都會進行年度例行性調...
-
2023-04-23
大型歷史文獻叢刊《孫中山文獻集成》發布會21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行。該叢書共268卷,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臺灣古籍保護學會三方合作編輯,是目前規模最大、文獻來源最廣、文獻類型最豐富的多卷本孫中山文獻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