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華南農業大學官網今日發布信息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據介紹,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鑒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后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基因組研究只是第一步,離結論尚早。有病毒學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序列相似度是指堿基序列還是氨基酸序列,整個還是部分序列比對,需要等文章和序列公布才知道。此次檢測僅從宏基因組樣品中篩查,而非穿山甲活物中提取,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表示,如果要確定中間宿主,首先要從穿山甲中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這是金標準。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教授說,選擇將研究結果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是希望有助于疫情的科學防控,并為更多科學家開展進一步工作提供借鑒。肖立華則指出,研究結果對本次疫情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也對野生動物管控的相關政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沈永義認為,“本次研究只是確認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而中間宿主可能有多種野生動物,后期研究會繼續關注。”
沈用義介紹,按目前研究結果,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是蝙蝠。但是本次武漢疫情暴發在冬季,而蝙蝠在冬季處于冬眠狀態,蝙蝠直接感染人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中間需要一個中間宿主。研究團隊就找了國內市場上常見的野生動物進行檢測,結果就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的病毒跟人身上的比較近。
找到傳播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很重要。此前研究者在尋找中從蝙蝠懷疑到蛇,還有水貂,至今仍沒有明確病毒從動物傳到人的完整過程。
1月31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課題組發表預印版論文:首次揭示正在中國肆虐的肺炎疫情很可能由蝙蝠起源的新型冠狀病毒導致,也提出了存在哺乳動物作為中間宿主的可能。但由于被認為是本次病毒起源地之一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元旦起被關閉消毒,因此一直無法追溯動物源頭。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位居全球走私第一的野生哺乳動物穿山甲,已瀕臨滅絕。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估計,在過去十年中,一共有100萬只穿山甲跨越國界,使它成為世界上被走私買賣最多的哺乳動物。穿山甲在其原生棲地亞洲和非洲都被廣泛獵殺,以作為食物及傳統藥物使用。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沙市文旅廣電局長“拍了拍”你并為你展開一2020-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