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梅列區東安社區立體停車樓已完成項目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根據計劃,將于2017年春節前建成的停車樓共4層、設置停車位94個。
東安社區立體停車樓的建設正是我市加快市區公共停車場建設,有效緩解停車難現象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計劃,2016年至2020年市區新增路外社會公共停車泊位3530個以上。
我市結合城建現狀,圍繞建設中心城市、活力城市,構筑暢通城市、綠色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目前初步安排城建重點項目18個,總投資約159億元,而公共停車場的建設正是要實施的18個城建重點項目之一。
建設暢通城市、綠色城市
公共停車場建設
積極推進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建立以配建停車為主,公共停車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供應體系。2016至2020年市區新增路外社會公共停車泊位3530個以上,其中梅列區1530個以上,三元區2000個以上。同步配置電動汽車充電樁,并在市區有條件的加油站增設電動汽車充電樁。
建設年限:2016-2020
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在梅列、三元主城區的公建點、住宅區、一河兩岸慢道等整體規劃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一期(2016-2017年)沿沙溪一河兩岸環路和部分東西向縱路設置服務網點約30個,公共自行車約480輛。二期(2018年)對一期網點需求加密,新增服務網點約30個,公共自行車約480輛,實現老城區及貴溪洋、臺江新區基本覆蓋。
建設年限:2016-2018
貴溪洋片區路網
規劃建設新市北路延伸段、中心城市快速通道、江濱路延伸段、規劃一路、規劃二路、規劃三路、規劃四路、規劃五路、規劃六路、支一路、小溪道路等13條道路,總長約12公里,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強弱電工程、雨污水工程、給水工程及交通工程等。其中規劃二路、五路、八路2017年完工,規劃三路、支一路2018年完工,規劃四路、六路、小溪路及其他支路2019年完工。
建設年限:2011-2020
臺江片區路網
規劃建設工業南路、長安路與泉三高速連接線互通立交、站北路、站南路、站前高架及站前匝道、明德路、明景路等13條道路,總長約10.48公里,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強弱電工程、雨污水工程、綜合管廊、給水工程及交通工程等。
建設年限:2015-2020
新市北路治堵項目
對市區易發生擁堵的新市北路,采取交通疏導和工程措施進行整治并長效管理,確保道路通暢。主要完成梅列區第一實驗學校人行天橋1座、附小地下過街通道1座、中央隔離護欄3公里、增設列東中學人行天橋梯道1處、調整公交站點8處、拓寬勁松路等局部交叉口6處、增設信號控制燈3處和禁左抓拍系統4處,完善提升全線標志標線并實施交通誘導信息系統建設。
建設年限:2016-2017
下洋懸索橋至消防特勤隊沿江道路建設
按照城市支路標準建設,道路全長570米,包含道路、交通、管線、路燈、雨(污)水、電力、綠化等工程。同步實施沿河約2公里步道建設,并對沿岸環境、步道衛生、景觀小品進一步美化提升。
建設年限:2017
梅列污水處理建設
梅列污水處理廠建設。總規模5萬噸/日,其中一期規模3萬噸/日,二期規模2萬噸/日。配套廠外主干管4.6公里及提升泵站2座。
建設年限:2017-2019
市區第二供水工程及配套管網建設
建設原水引水系統,總規模10萬立方米/日,洞線長12.4公里;新建貴溪洋水廠,一期3萬立方米/日,輸配水管網總長16.97公里;建設富興堡水廠備用水源原水管,管網總長550米。
建設年限:2014-2017
市區綠化提升工程
加快實施市區后山綠道三期、綠道連接線、“十里閩學文化長廊”、妙元山郊野公園、龍泉山公園、文筆山綜合公園改造等園林項目建設,新增城區綠地面積20公頃、道路綠化10條、立體綠化20處、街頭綠地10處、城市片林10處,提升城市公園5個。
建設年限:2016-2020
棄土場建設項目
梅列區規劃建設后洋村焦坑尾、殿峽、小蕉棋竹窠、龍源山等地塊棄土場,土方總容量約1800萬立方米。三元區規劃建設槐林地塊規范化專用棄土場,土方總容量約800萬立方米,設置2處園區借土填方棄土場,土方總容量約150萬立方米(其中黃砂化工園區棄土場土方總容量約50萬立方米,大阪物流園棄土場土方總容量約100萬立方米)。
建設年限:2016-2018
建設中心城市、活力城市
北部新城建設
實施貴溪洋3700畝土地綜合開發,規劃建設萬達、碧桂園和各類住宅項目,并配套醫院、學校等社會公益設施,與徐碧新城共同打造出三明市新的金融、商業、文體休閑中心,構筑一個融合自然山水、交通便捷、繁榮高效的北部新城宜居綜合區。
建設年限:2015-2020
南部新城建設
實施臺江地塊1870畝、東霞地塊500畝土地綜合開發和白坂路地塊91畝棚戶區改造,規劃建設高鐵南站、站前廣場、長途汽車站以及商務辦公、行政辦公、酒店賓館和各類住宅,打造成具備“都市引擎、城市之窗、宜居家園”等特質的南部新城宜居綜合區。
建設年限:2016-2021
建設智慧城市、宜居城市
數字城管改造提升
按照智慧城市的標準做好高位對接,完善責任網格的邊界劃分,發揮智慧城管的組織指揮、協同作用;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公共設施信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利用視頻一體化技術,探索快速處置、非現場執法等新型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能;建立市民可參與、可管理、可監督的信息化城管新模式,建成即時互動,快速高效、便捷通暢、全方位監控的指揮系統。
建設年限:2017
市區水土流失地災隱患點治理項目。
加快實施城東鄉東泉新村、列東中學后山滑坡治理工程,并全面排查市區地災隱患點和水土流失點,查明各類隱患點分布、規模及其引發因素,形成治理項目并按屬地管理原則完成治理工作。
建設年限:2016-2017
貴溪洋貴溪和小溪河道治理及各類管線走廊項目
貴溪渠長1150米,河床寬度10米;小溪渠長1680米,河床寬度約20米。同時利用兩渠上部空間,建設各類管線走廊。
建設年限:2017-2018
市區空氣環境質量提升工程
持續治理工業粉塵,重點推進三鋼煤場、料場揚塵治理;加快“煤改氣”,重點推進市區人工煤氣置換為天然氣項目;強化施工揚塵監管,重點推進市區建筑工地噴霧降塵,以及關閉或搬遷市區及周邊煤場、渣場。
建設年限:2016-2017
梅列區老舊社區改造提升項目
實施徐碧文化創意村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東安、圳尾、富華、崇桂等老舊社區改造,提升老舊社區品味。完成雨、污管網改造2.5公里、電纜下地改造1.3公里、老街巷道路改造修復3.3公里,舊房立面改造1.3萬平方米。建設社區醫養結合老年服務中心、家政服務中心、便民健身活動中心等綜合性服務場所3300余平方米,購置相應設備設施,開展便民有償服務。
建設年限:2016-2019
三元區老舊社區改造提升項目
實施8450廠、省安裝公司、城關萬福隆超市周邊、鳳崗社區周邊、鐵路新村、臺江制藥廠等小區地下管網、路面硬化、路燈安裝及綠化等綜合改造提升;對所有老舊社區進行點上改造,完成地面硬化10000平方米、地下雨污管分流改造2公里、街道社區立面改造5000平方米、小區路燈安裝1000盞、新建小區綠化帶10000平方米。
建設年限:2016-2020
(三明日報記者 李遠明)
責任編輯:林航
- 三明出現冰雹 開展人工防雹作業13次2017-04-10
- 三明將樂縣出臺新型保障機制 “空殼村”兜里不空啦2017-04-06
- 三明中山公園有人落水 黑衣帥哥跳河救人! 2017-04-06
- 三明市遺體和器官捐獻志愿者紀念園開園2017-04-04
- 三明市區土地房屋征收百日攻堅實現良好開局2017-03-30
- 三明:讓“監管”提升服務 讓“滿意”感動旅程2017-03-29
- 三明一黨員干部因醉駕已被“雙開”2017-03-27
- 三明城關綠都大廈旁一樓房倒塌 無人傷亡2017-03-17
- 三明創新舉措助推鄉村旅游扶貧2017-03-10
- 1-2月三明市冷凍蔬菜出口增長翻倍2017-03-08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