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閩善行”助力尋回走失老人 用“互聯網+”打造“智能養老”新模式
海峽網10月10日訊(東南網記者 徐嘉馨)10月6日下午,東南網“閩善行”欄目接到一則尋人求助信息,稱今年81歲的鄭秀春老人于當天凌晨三點離家后走失。接到求助后,“閩善行”媒體志愿者第一時間進行多方核實,后將尋人報道發布在東南網“閩善行”專欄和微信公眾號等各大網絡媒體平臺,“閩善行”志愿者通過單位網站以及個人微信、微博等渠道及時轉載報道,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擴大尋人范圍。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鄭秀春老人于當晚7點多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平安回到了家。據統計,“閩善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至今已成功尋回105人。
“閩善行·首善行動”志愿服務啟動
“互聯網+志愿服務”
“閩善行”亮出“智能養老”金名片
在社會人口老齡化形式日益嚴峻的當前,如何創新養老模式,實現養老模式的延伸和升級,“閩善行·智能養老”志愿服務新模式,成為破解養老難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據悉,“閩善行”志愿服務項目是于2015年10月由莆田市委文明辦、莆田市志愿者協會立足實際,聯合莆田文明網、莆田志愿服務網、東南網莆田站共同發起的,主要內容涵蓋“精準助困”“愛心助學”“智能養老”“公益尋人”四大模塊。
其中,“智能養老”是莆田市立足實際,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為他們打造富足而充實的晚年所做出的創新之舉。經過幾年時間的沉淀,2018年8月21日,南門社區居委會作為首個試點見證了“閩善行·首善行動”志愿服務啟動儀式。這是“閩善行”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省發起首個“閩善行·首善行動”,標志著借力“互聯網+”,發掘“智能養老”新模式,書寫志愿服務新篇章。
“閩善行·首善行動”志愿服務站
“互聯網+物聯網”
破解老人走失難題,提供貼心志愿服務
放眼全國,走失人群主要集中在老人與兒童兩大群體,具有數量較大、找回率偏低、再次走失率高三大特征。如何來破題,“閩善行·智能養老”正在做出全新嘗試。
“閩善行·智能養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信息化技術,線上開發“閩善行·志愿者”APP平臺,為老人和志愿者間架起信息交互無障礙橋梁,方便老人應急呼叫、轉接等;線下為老人提供專業化、特色化服務。為了能快速定位走失老人位置,在給老人發放的智能養老設備中具備有“走失定位”功能,當老人在外忘記回家路時,只需自行按鍵,“閩善行·志愿者”APP平臺就會顯示老人的相關信息,并快速發布走失者具體搜尋區域,讓就近志愿者進行應援。
此外,該智能設備已經安裝了芯片,可打電話,也可測血壓、心跳等。在社區里,老人需要生活上的一些幫助,只要啟動按鍵,就會有專業的志愿者根據老人的需求與他們精準對接,為老年人提供貼心的志愿服務。
目前,“閩善行·智能養老”志愿服務新模式已經在城廂區展開,并已逐漸在秀嶼區、荔城區、涵江區等落地,將志愿服務推向新的高度。
如何成為一名“閩善行”的志愿者?
一直以來,“閩善行”以“做好人,做好事”為出發點,開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動,通過調動社會資源,整合社會力量,為需要幫助的人員提供援助,弘揚善行義舉,傳播正能量。在此,“閩善行”面向全社會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的社會力量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用愛心奉獻傳達友誼,用實際行動傳播文明,構筑和諧美麗新生活。
如何成為一名“閩善行”志愿者?關注“莆田東南網”微信公眾號,輸入(“智能養老#志愿者”)了解詳細信息,按照要求提交個人信息,經審核后即可成為“閩善行”志愿者。
每個家庭都有老人,每個人也都會老去。在這里,我們誠摯邀請各界愛心人士加入“閩善行”,期待社會各界和我們一起為智能養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以愛守護夕陽,用行動奉獻愛心,讓更多的老年人享愛和溫暖。聯系電話0594-2535366。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莆田市住房公積金賬戶證明可刷臉24小時自助辦理2019-03-29
- 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完成對臺輪停泊點接收工作2019-03-29
- 莆田市77家醫療機構接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2019-03-27
- 莆田市一季度20個重點社會民生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03-27
- 莆田市明確9種情形可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2019-03-27
- 莆田市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首票通關2019-03-23
- 莆田市行政服務中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措施2019-03-22
- 福州長樂30個社區可享智慧居家養老服務2019-03-22
- 一級水源地挖砂 莆田一男子獲刑又賠錢2019-03-21
- 莆田:為97歲臺胞及時換發臺胞證 助老人順利回臺2019-03-21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湄洲島:綠色電能引領海島新生活、新生態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