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楓亭元宵游燈”結束 全國“最長”春節落幕
4日,“楓亭元宵游燈”結束,全國最長春節也在莆田落下了帷幕。“楓亭元宵游燈”是全國元宵節十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于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曾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所見到的,最獨特的地方傳統風俗。”莆仙人鬧元宵與眾不同,那就是鬧得特別長,特別紅火,令人嘆為觀止。從農歷正月初起,歷時二十多天,每天幾乎都是晝夜同慶,時間跨度長、規模大、儀式古、節目多,很好地保存了莆田“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的古風舊俗,體現了莆仙文化獨有的內聚力和鄉土氣息,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國狂歡節”。
在莆田,比起除夕過年人們似乎更期待元宵節的到來。如果說除夕吃年夜飯僅僅是家人團圓,那么揚名中外的家鄉傳統元宵游燈習俗更是喜迎四方賓客的暖心時刻。今年游燈,由霞橋新加亭后瓏,霞街,蘭友,學士,北門五個居委會依次參與,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晚上游燈白天出游,持續時間長達五天五夜。各家各戶總會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吃飯賞燈,家里的氣氛比過年更熱鬧。記者看到,在楓亭蘭友三媽宮--汽車站廣場,綿延近2公里的游燈隊伍放眼望去頗為壯觀。裝飾精美的頭牌主匾由儀仗隊簇擁而行,各式各樣的車鼓隊穿插在游燈方陣中,既有傳統的十音八樂、舞龍舞獅等節目,又有人物畫像、廣場舞、燈架隊等,異彩紛呈,吸引眾多周邊居民駐足觀看。
楓亭的游燈不僅在中國東南沿海有著較高知名度,隨著華人華僑的口口相傳,已深深植根于東南亞地區的華人世界。每年的燈會都會邀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莆籍華僑華人前來觀燈。游燈匯集了社火、放燈、游神、儺舞等多種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糅合當地民間的燈藝、舞蹈、歷史文化等各類藝術,以走街串巷游動的方式進行,構成了獨特的民間傳統藝術風格。據不完全統計,游燈期間,每晚至少有三萬多民眾前來賞燈,單看這人潮如織的觀燈隊伍就是一道令你瞠目結舌的景觀。(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陳夢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莆田:鳳凰山派出所巡防隊民警一日抓獲2名在逃犯2019-04-03
- 莆田市住房公積金賬戶證明可刷臉24小時自助辦理2019-03-29
- 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完成對臺輪停泊點接收工作2019-03-29
- 莆田市77家醫療機構接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2019-03-27
- 莆田市一季度20個重點社會民生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03-27
- 莆田市明確9種情形可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2019-03-27
- 莆田市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首票通關2019-03-23
- 莆田市行政服務中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措施2019-03-22
- 一級水源地挖砂 莆田一男子獲刑又賠錢2019-03-21
- 莆田:為97歲臺胞及時換發臺胞證 助老人順利回臺2019-03-21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市住房公積金賬戶證明可刷臉24小時自助辦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