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本報刊發《常太鎮一村民挖掘到一批古代陶器和石矛》報道,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昨日上午,國家一級博物館福建博物院研究員、自然博物館館長、考古領隊范雪春一行4人,專程從福州趕到城廂區常太鎮東青村后膽村民小組侖仔山,考察該村民挖掘出土文物所在地。經過近3個小時的現場縝密考察,考古人員對記者表示,初步認定這是一處商周時期古窯址,這是在莆田首次發現青銅時代窯址,莆田造陶瓷歷史或將因此改寫。
24日一大早,記者驅車來到挖掘出文物的東青村村民許某家中采訪。今年66歲的他,是名退伍軍人。去年12月底,許某準備在自家后山種植花草,整地時挖出3件瓶瓶罐罐。當時,他沒在意,隨手扔在屋后。今年春節期間,許某在外地務工的兒子回家過年,發現這些瓶瓶罐罐很像古代陶瓷,于是向鎮文化站反映。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逐級向上報告,2月22日,市、區兩級文物專家聯合到現場考察,初步判斷為商周時期文物,并將文物帶走,第一時間請省文物專家來莆開展考古工作。
昨日上午9點,范雪春一行抵達后,與莆田市、城廂區文物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及記者一道,登上許某屋后的侖仔山,在許某的指引下,開展考古發掘工作。起初,根據土質情況,考古隊推測此處可能是墓葬。但隨著發掘的深入,一個古窯的雛形漸現端倪。
上午11點50分,一件裹著泥土的陶器被發掘出土。范雪春現場表示,許某挖掘到的古物,可以確認是距今2000-3000年商周時期的文物。而從現場發掘情況看,這是在莆田首次發現的青銅時代古窯址。這些文物看似無商業價值,卻有較高考古價值。此前,莆田境內曾零散發現一些商周乃至更早新石器時期的陶具,但規模化燒制陶瓷的青銅時代古窯址,此次為首度發現,或將改寫莆田造陶瓷歷史。
根據山勢、植被等地理條件分析,考古人員判斷,侖仔山或有一個古窯群,后期大規模科考工作即將展開,本報將追蹤報道。
責任編輯:林航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莆田計劃投資4050萬元 實施5個河道連通與補水項目2017-07-20
- 莆田將商標戰略進行到底2017-07-18
- 莆田市林業局:多舉措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工作2017-07-18
- 莆田市多舉措加強生態流域生態修復2017-07-17
- 2017年莆田中考分數線出爐 普高第一條線541分2017-07-15
- 莆田城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2017-07-12
- 莆田市體育局開展“重品行樹形象做榜樣”專題座談會2017-07-11
- 莆田一小區電梯門成“水簾洞” 業主擔心不已2017-07-08
- 莆田一小區電梯門成“水簾洞” 業主擔心不已2017-07-07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市“五個結合”推進“平安企業”創建工作2017-11-1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在臺灣美術館感受中華文化韻味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