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莆田市衛生局獲悉,今年起,莆田市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個人每年繳納50元,即可享受到最高補助封頂線為每人每年42萬元的新農合補償,較之前的33萬元提升了9萬元。與此同時,其他的補償方案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莆田市2009年率先在全省建立大病統籌補充補償制度。2010年,我市擴大補償范圍,提高補償標準,補充補償最高封頂線從2009年的20萬元提高到23萬元。2011年5月起,我市再次提高新農合大病補充補償標準,最高可獲補償33萬元。目前,我市新農合參合率達99.8%,居全省首位。
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農合制度,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提升農民醫療保障水平,擴大受益面,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更高保障,市衛生局于近日制定方案,對新農合的補償方案再次作了調整。
方案規定,今年起,人均籌資水平由230元提高到290元,其中財政補助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個人繳費由30元提高到50元。
個人住院最高補助達到42萬元,其中住院封頂線從8萬元提高到12萬元,大病統籌補充補償封頂線從25萬提高到30萬元。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從90%提高到95%,縣區級從75%提高到85%,市級從60%提高到70%,市外公立醫療機構從45%提高50%。
普通門診補償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補償比例提高到50-70%,次均門診補償封頂線提高到25-30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合并為一般診療費用,納入新農合普通門診基金支付范圍,標準每人次為9元,個人僅需自付1.5元。
門診特殊病種從20種擴大到25種,新增腦卒中及后遺癥、重癥肌無力、慢性腎炎、心臟換瓣膜術后、血管支架植入術后等5種病種。重癥尿毒癥、精神分裂癥補償也分別得到了提高。而對于器官移植、冠脈搭橋等10類特大病種,省級住院費用比照2012年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的85%補償標準予以報銷。
同時,全面實現跨縣區交叉定點、即時結報,將市內所有公立定點醫療機構和符合條件的民營醫院納入跨縣區交叉定點,實現現場即時結算,方便病人看病就醫。
為了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關愛,方案還對全市100歲以上老人,住院實行零起付,政策范圍內費用實行100%比例報銷。
責任編輯:朱少偉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飯店內從事性交易 嘲笑男子性功能慘遭割2016-10-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