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寶珍
同樣是吃冷飲,有人吃了就沒事,有人吃了卻拉肚子。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體質”問題。
因為個體體質存在差異,不同的體質,養生的方法也不同。近日由省二院內科林平主任主講的《中醫體質特征與飲食生活調理》講座,生動、詳細地為市民講解了中醫體質的劃分,并給不同體質的人群提出個性化養生方案。
體質也會轉化 所以需要養生保健
我從小體質虛弱,要如何補?
我火氣大,肝火旺,容易上火,怎么辦?
我胃寒,一吃寒涼食物肚子就又疼又拉,該如何是好?
林平主任介紹,人們常問的這些問題,就是中醫所說的“體質”問題。
每個人的體質可能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時間里體質也可能不一樣。比如,一個健康的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體質多為平和質,但是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水土、空氣質量,以及飲食習慣等等的影響,體質逐漸發生改變。當一個人突然轉變自己生活的環境或者習慣的時候,如果調攝不當,就會出現種種偏頗的體質。常人說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正是對人體質的生動描述。這也說明體質是可以調整的。針對不同的體質,每個人都需要個性化的養生保健方法。
9種體質 各有各的飲食運動處方
林平主任介紹,中醫大致將人的體質歸納為9種基本類型,即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血瘀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和特稟質。不過,體質還可能間雜,常見的就有:氣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氣郁質,濕熱質+氣郁質,陽虛質+痰濕質+氣郁質,痰濕質、血瘀質和特稟質更是常見于其他體質中。
中醫注重養生保健,其實就是通過調理,最終盡可能將偏頗體質調為平和質。林主任針對不同體質的特點提出了養生保健方案。
平和質
特征:正常的體質,不偏不倚,保持著一種平衡常態。其精力充沛,一般工作生活累不著他。外表看上去,面色很好,不胖不瘦,而且性格開朗,心理素質也很好。這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健康狀態。
調理:飲食有節制,不要常吃過冷、過熱或不干凈的食物,粗細糧食要合理搭配。
氣虛質
特征:肌肉松軟,聲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
調理:多食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粳米、糯米、小米等有養胃氣功效的谷物。山藥、蓮子、大棗、黃豆、薏仁、胡蘿卜、香菇、雞肉、牛肉等食物也有補氣、健脾胃的功效。具有補氣功能的中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白扁豆等,用這些中藥和補氣的食物做成藥膳,常吃可以促使身體正氣的生長。少食空心菜、生蘿卜等。
運動:適合散步、慢跑及舞蹈等運動,開始運動時運動量要小,以后逐漸加大;也適宜練八段錦、五禽戲、養生太極拳等中醫養生功。
陽虛質
特征:肌肉不健壯,常常感到手腳發涼,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歡吹空調,喜歡安靜,性格多沉靜、內向。
調理:平時可多食生姜、牛肉、羊肉、山藥、芡實、扁豆、桂圓、紅棗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
運動:陽虛體質的人怕寒,比較容易受風和寒邪侵襲,鍛煉時應注意保暖避寒。不宜在陰冷天氣或潮濕之處鍛煉身體,比如在水中游泳易受寒氣和濕氣,一般就不太適合陽虛體質的人。堅持晚上溫水泡腳可溫經助陽。
陰虛質
特征:體形多瘦長,不耐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干咽燥,總想喝水,皮膚干燥,經常大便干結,容易失眠。
調理:多食瘦豬肉、豬皮、鴨肉、燕窩、甲魚、牛奶、海蜇、綠豆、冬瓜、芝麻、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桃子、西瓜、黃瓜、百合等。陰虛火旺的人,應少吃辛辣的東西,火鍋最好少吃,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溫燥烈之品。水果中龍眼肉、荔枝這些熱性食品能不吃就不吃。
運動:適合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項目。
血瘀質
特征:皮膚較粗糙,眼睛紅絲常現,易牙齦出血,婦女月經色黑血塊多。
調理: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非飲酒禁忌者可以適當飲酒,如黃酒、葡萄酒、白酒等,對活血通脈、促進血液循環有益。
運動:可進行一些有助于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舞蹈、步行等。血瘀體質的人在運動時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脈搏顯著加快等不適癥狀,應去醫院檢查。
痰濕質
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易出汗,且多黏膩。經常感覺臉上有一層油。
調理: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冬瓜、苡米仁、淮山等。應少吃寒冷、肥甘、油膩、滋補、酸澀及苦寒之品、各種高糖飲料。要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
運動:多進行戶外運動,享受日光浴。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要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雨淋。洗澡應洗熱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紅、通身汗出為宜。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所居居室應該朝陽,保持居室干燥。
濕熱質
特征: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易生粉刺,皮膚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氣較急躁。
調理: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西瓜、蓮藕、空心菜等甘寒利濕的食物。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戒除煙酒,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運動:適合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運動。
氣郁質
特征:體形偏瘦,常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常有胸悶,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易失眠。
調理:多食黃花菜、海帶、山楂、佛手、玫瑰花、橙子、絲瓜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運動:不要總待在家里,要多參加群體性的運動項目。多聽歡快振奮的音樂,如圓舞曲等。多去旅游,親近大自然,氣機自然就舒展了。多交開朗的朋友,人開朗了,氣機就舒展了。
特稟質
特征:這是一類體質特殊的人群。其中過敏體質的人易對藥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
調理: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膩及各種“發物”,如酒、牛肉、鵝肉、茄子、鯉魚、蝦、蟹、辣椒、肥肉、濃茶、咖啡、蠶豆、白扁豆、蕎麥等。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如塵螨、花粉、油漆等,應避免接觸寵物(不宜養寵物)。居室宜通風良好,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可防止對塵螨過敏。建議特稟質者到醫院進行過敏源化驗,了解自己的過敏源是很重要的。
運動:過敏體質者要避免春天或季節交替時長時間在野外鍛煉,防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
養生必須依中醫體質進行
林平主任說,中醫養生原則是陰陽平衡,要協調,要順應自然的變化,講究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因時”也就是不同的時間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因地”就是地方不同、環境不同所以養生方法也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因人而異”,因為人的體質是不同的,那么養生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要在飲食、起居等生活方面根據體質進行調養,這就是“因體施保”、“因人施養”。
中醫養生與預防保健就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針對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通過一些合理的精神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護、形體鍛煉,并重視疾病的預防,還有防治患病以后疾病的轉變等系列措施,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來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健康長壽、安享天年的目的。
健康播報
省人民醫院開通百姓中醫大講堂
本報訊 近日,會聚數十位老中醫專家、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的省人民醫院“百姓中醫大講堂”正式開講。這是一個傳播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中醫“治未病”學習、交流的平臺。
在百姓中醫大講堂中,名醫們將教授如何用中醫方法防治常見病,如秋咳、眩暈(高血壓)、胸痹(冠心病)、胃脘痛等。在這里,您可以學習到實用、好用、專業的健康知識,如中醫食療、耳穴按摩、艾灸拔罐。
據介紹,講堂時間為每個月第一周周日上午(7、8月除外),地點設在福建省人民醫院門診六樓學術廳。
上周日上午,百姓中醫大講堂第一堂《秋季防咳》在福建省人民醫院門診六樓學術廳開講。第一堂由福建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鄭健主任醫師主講,他向聽眾介紹了枇杷、杏仁、川貝母等中醫治秋咳妙方,以及食療、藥補、保健操等中醫防秋咳奇招。
健康提醒
秋季虛火旺四款養顏湯防干燥
雪梨燉冰糖
鮮雪梨約100~150克,去皮洗凈放燉盅內,加適量冰糖和清水。燉1小時后,飲水吃梨。功能:滋陰潤肺。
鮮白菜蜜棗湯
俗話說:10月火為臟,不離白菜湯。可用鮮白菜適量,蜜棗2~3個,同放瓦煲內,老火煲湯,清潤而不燥,清甜可口。
雪梨銀耳湯
雪梨1個,水發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將水發銀耳去根、去雜洗凈,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盅內上籠蒸30~40分鐘。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湯
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于大便干燥者。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歷三月三 畬鄉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