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果是臺灣農產品的一大特色,兩岸貿易需求旺盛,臨近夏日,我區臺灣水果進口量“刷出”新紀錄。
昨日,記者從平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4月份,澳前口岸臺灣水果進口量創下新高,成為平潭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臺灣水果單月進口量最大的一次。數據顯示,4月份我區共計進口臺灣水果42.09噸,貨值約5.5萬美元,接近去年一整年的進口量(44噸),呈“井噴”狀態。進口的水果品種共8種,包括鳳梨、釋迦、芭樂、橙、檸檬、木瓜、蓮霧、楊桃。
臺灣水果在平潭逐步打開銷售局面,進口商單批次引進的品種也逐步豐富。4月22日,平潭鑫中南商貿發展有限公司一次性從臺灣引進5個品種的水果,創下單批次進口品種最多的記錄。4月29日,7種臺灣水果“登陸”平潭,再次刷新紀錄,成為我區臺灣水果進口業務開展以來,單日進口品種最多的一次紀錄。
我區臺灣水果進口量和進口品種的變化,一方面得益于兩岸通道的便捷,另一方面是平潭自貿試驗區監管制度創新的助力。眾所周知,平潭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海峽號”和“麗娜輪”的直航有了“空運的速度、海運的成本”,使平潭成為一個便捷的貿易通道。
與此同時,平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創新臺灣水果進境查驗監管模式,對進入澳前臺灣小鎮的臺灣水果,實施全國首創的“邊抽樣送檢,邊上架銷售”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對現場查驗沒有問題的水果先予以放行,對需要進行風險監控的水果進行抽樣送檢,一旦檢測結果發現問題,將立即封存問題產品,并通過完備的追溯系統實施產品召回。
該模式不僅縮短通關時間2-3天,實現了臺灣水果“上午采摘,下午上架”,又保障了水果的質量安全,吸引了不少水果進口商,實現臺灣水果進口常態化。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