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第五個比賽日,江蘇南通隊取得全勝戰績,目前暫與上海靜安隊并列榜首。該隊主教練宋秋元將目標定為“保牌爭金”,可謂底氣十足。實際上,在本屆全國青運會壘球資格賽中,江蘇隊就取得第一;在9月18日剛結束不久的2015年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中,江蘇隊也順利奪冠。
自建隊13年多以來,江蘇隊拿到了國內所有級別賽事的冠軍。從全國壘球青年賽的冠軍,到成年錦標賽和全國城運會的冠軍,再發展為連續4年蟬聯全國錦標賽冠軍和兩屆城運會冠軍,隊內先后有十多人多次入選國家隊和國家青年隊,并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多次亞洲和世界高水平比賽。
這不禁讓人好奇,江蘇隊為何如此強大?
“體教結合”兩不誤
從2002年組隊后第一次參賽時,江蘇省體育局就提出女子壘球隊要進行“體教結合”。
實際上,江蘇南通隊作為較早實行“體教結合”的一支球隊,隊員都是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訓練、生活都在學校里,而且每學期的學習任務都必須完成。
“我們也是在‘三無’中起步,沒隊員,沒場地,沒技術。”江蘇南通隊主教練宋秋元說。
執教三年后,球隊實現第一個全運會第六名目標時,“我們校領導就像我們取得金牌一樣為我們慶賀。”宋秋元說,從那時起,“體教結合”的南工大江蘇壘球隊在保住生存的基礎上,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我們從建隊開始,不論訓練壓力再大,作為主教練都始終配合學校,按教學安排,讓隊員上課學習。即使出國比賽和外出訓練返回時也都按學校規定補上耽誤的課程。雖對我們壓力都很大,但我堅信,知識的提升會促進訓練水平的提升。”宋秋元說。
宋秋元從1992年開始從事壘球工作,此前也是中國女壘教練組的一員。他表示,“體教結合,省隊校辦”特殊的體制,才造就了如今的江蘇隊。他認為,這種形式使隊員避免了天天訓練的單調,對運動員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也都有好處。目前,隊內已有20多人畢業且拿到學位,這些隊員普遍反映受益很大。他指出,“體教結合”是推動職業化壘球的大勢所趨。
“南工大與常州市合作的省、市、校聯辦機制,將江蘇女壘從十一屆全運會第三送到了十二屆冠軍,而且這支隊伍的文化程度是全國最高的,是完全在大學里學習,訓練和生活的。”時任江蘇省體育局局長殷寶林,在12屆全運會結束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體教結合”推動了職業化壘球的發展,南工大為職業化道路創新做出了榜樣。
“以老帶新”陣容強
2013年全運會結束后,江蘇隊中有8名左右隨隊征戰十多年的老隊員退役,轉入新的工作崗位,僅留下的幾名骨干隊員和新隊員,又要和重新選拔進隊的小隊員組合。
據宋秋元介紹,本屆青運會壘球賽參賽隊員多為20歲左右。雖然隊內多數老將由于超過青運會年齡限制此次未能參賽,但球員實力目前比較平均,但仍不乏實力突出的球員。以隊長平凡為例,作為投手其球速快,變換球多樣,在同齡人中實力不俗。
為備戰本屆青運會,江蘇隊賽前針對不同球隊作了不少針對性訓練,并模擬每支參賽球隊的不同特點,展開隊內實戰模擬訓練。“隊員都很勤快訓練,以老帶新,年輕隊伍技術和整體實力也都不錯,教練員需要做的,只是在賽中保障隊員能正常穩定發揮。”宋秋元說。
培養體系完善
“一是基礎普及面比較廣,中小學體育課里都有設置壘球可選課程,每個年齡層次都有隊伍;二是賽事體系完善,不同年齡段都有組織比賽,選拔人才;三是培養體系比較健全,優秀運動員有機會進入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中心壘球部主任、中國壘球協會秘書長楊旭說。
本屆青運會壘球賽技術代表邵年表示,江蘇省體育局十分重視壘球項目,從2001年開始,開始大力推廣普及壘球,基層面開展得十分廣泛。
據邵年介紹,江蘇各中小學都有壘球校隊,從小學開始開展軟式壘球選修課程十分普遍。此外,在南京、無錫、常州、揚州等4個城市也都有女子壘球業余體校隊伍,邵年說,從同年齡段的校際比賽,到江蘇省運會的選拔比賽,層層銜接,使江蘇壘球運動員后備力量很足,基礎很牢,不至于斷層。
同時,南京等城市重點體育中學到高校,都有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培育政策,對優秀壘球運動員,給予升學、入學一系列配套政策。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大學升學時進行棒壘球統招,對高水平壘球運動員或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采取降分錄取或體育加分。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