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南平市遷府目的地,是南平人民的新家園。
武夷新區,也是廖俊波生前最后工作的地方。在這里,他肩負完善基礎設施和招商引資補產業短板的重任。
啃下征遷硬骨頭
武夷新區童游片區(建陽區童游街道)赤岸村村民丁本忠,至今仍保存著廖俊波遞給他的名片。
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廖俊波的情景。那天,作為赤岸村七組組長,他代表村民到武夷新區管委會反映征地補償訴求。可是他并不知此事歸哪個干部管,只好在管委會辦公樓門口干著急。廖俊波恰好出門視察工地,見到愁眉苦臉的丁本忠,主動上前詢問他來辦什么事。
聽明來意后,廖俊波把丁本忠帶回自己的辦公室,熱情地遞上名片。丁本忠驚訝地發現,眼前這位干部竟然就是武夷新區“最大的官”。“廖書記非常客氣,很熱情,問了很多細節。他還交代,丁組長,如果我開會忙,不方便接電話,你有什么問題就發短信給我,不敢把農民的事情給耽誤掉。”丁本忠說。廖俊波把相關干部叫到辦公室,協調解決丁本忠反映的訴求,并且當場給出承諾:“農民兄弟的事,就是第一等大事,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2014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南平市政府搬遷至武夷新區。荒山造新城,武夷新區建設壓力巨大,各工作環節當中,征地拆遷總是成為瓶頸。征遷,是廖俊波擔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后要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
在武夷新區南林核心區溪子邊自然村的征遷工作中,來自童游街道的干部鄭成福當起了“紅娘”,不僅撮合一對新人,還帶動整個村莊的征遷工作。當初他撮合的那對夫妻,孩子快2歲了,一家三口每年都會到“鄭爺爺”家拜年。
“在戰爭年代,黨員是怎么發動群眾的?是怎么依靠群眾的?在征遷工作中,怎么放手發動群眾?怎么讓群眾信任干部?”鄭成福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在武夷新區征遷一線,他找到了答案。他說:“廖書記多次在征遷會議上強調,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換位思考,多為群眾考慮。我們在基層開展工作,與村民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很重要,而相互信任來源于一件件為老百姓辦實事。”
赤岸村的五谷神殿項目一直難以推動,鄭成福接手后,帶領團隊僅用一個半月,就圓滿完成該項目征遷工作,共征遷16戶,征遷房屋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2015年,鄭成福完成武夷新區干部住房云谷小區項目征遷3萬多平方米。現在,鄭成福帶領征遷小組進駐武夷新區商務CBD項目開展征遷。受廖俊波先進事跡感染,這位征遷老將前不久主動承擔下這項重任。
“南林、新嶺、赤岸、新村等村回撥地問題困擾了我們多年,就在廖副市長殉職前兩三個星期的一天,他組織我們從下午開會到半夜12點,逐項分析,一舉解決20多個歷史遺留問題。”建陽區區委書記楊新強說,“他善于立章建制,通過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征遷干部的積極性;懂得換位思考,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敢于擔當,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果斷拍板解決矛盾。”
武夷新區的征遷任務主要由建陽區承擔。廖俊波殉職后,該區干部在“百日攻堅戰”期間化悲痛為力量,2月下旬至5月中旬,共完成武夷新區征地6954.3畝,拆遷87622.7平方米,為武夷新區項目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
開出信任授權單
游客在高鐵武夷山東站下車,乘坐K1公交車前往武夷山景區的半路上,遠遠就可以看見一座巨大的火箭模型矗立在303省道路邊,這里是南平航天體驗館。去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航天館正式開館,大武夷旅游誕生一個補短板項目。
航天館項目從簽訂協議到建成僅用80天,廖俊波在武夷新區創造了“俊波速度”。為了讓航天館項目盡快落地,他帶隊5次奔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洽談。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記得,廖俊波每次都是議程滿滿,到飯點了,只好叫來快餐,邊吃邊談。當航天館已成為大武夷旅游的新熱點,廖俊波又謀劃建設“航天小鎮”。就在他殉職的前一周,他還帶隊赴京與原民輝勾勒了“航天小鎮”的發展愿景。
南平武夷集團是航天館的建設和運營者,集團負責人郭冠中認為,這個項目快速落地,主要是廖俊波善于統籌,敢于放手。
一般項目洽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后,雙方簽個框架協議,內容比較抽象。但廖俊波帶著郭冠中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洽談,很快就把合作細節定下來,還親自修改協議。去年2月,航天館尚未開建,廖俊波已把設備采購工作同步進行了,航天館建設內外區負責人定下了,場內裝飾組、設施維護組、綠化組等具體人員責任明確了。當月,他親自去航天館建設工地至少15趟,不分白天黑夜,有5個中午在工地吃盒飯。
一次,廖俊波對郭冠中說:“冠中啊,每個細節都向我匯報的話,浪費時間,工程技術、財務這些專業的東西我也聽不懂,我們換一種方式,不用再開會向我匯報了,你列個單子,有什么需求,我授權給你去干。”
除了給手下干部開出充滿信任的授權單子,廖俊波還替企業向政府部門開出服務單子。武夷新區建設任務重、時間緊,產業項目要加速落地,廖俊波創出“下級派單、上級接單”工作機制。
武夷新區閩鋁輕量化車廂項目建成投產僅用了69天,刷新了“俊波速度”。“這個項目按照常規運作,從簽約落地到建成投產,原本安排一年工期。我們類似項目之前在成都從建設到投產,以全國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半年時間,沒想到,在武夷新區僅需69天就可投產。”項目負責人張東貴告訴記者。
南平建設集團負責人胡宗浩介紹說,該公司作為閩鋁輕量化車廂項目的承建方,把需要相關部門審批的事項一一列出清單給管委會,管委會召集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對照清單逐一安排,并由管委會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在“下級派單、上級接單”工作機制里,企業給相關管理部門打分,將建設責任傳導到每個干部身上,由此推動項目快速落地。
武夷高新技術園區公司董事長陳智強介紹,在學習廖俊波先進事跡活動中,園區深化“派單”工作機制,在企業家座談會上,企業家當場對園區及管理人員打分,并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列成一張明細表,要求園區在規定的時間內解決。“前段時間園區召開了座談會,企業共提出10項共性問題、19項個性問題,我們不敢懈怠,全都認真整改,讓武夷新區有更多產業項目落地。”陳智強說。(本報記者 吳柳滔 東南網記者 王昱欽 通訊員 邱冬勇 王柳珍)
責任編輯:趙睿
- 《明日之子》薛之謙專訪:廖俊波被淘汰傷心了三天都緩不過來2017-08-26
- 追憶廖俊波生前事跡:廖書記三“考”茶業2017-08-15
- 我和廖俊波的故事:你來當我的老師2017-08-08
- 統計部門與街道聯手開展“學俊波我踐行”主題黨日活動2017-08-05
- 廖俊波入圍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2017-07-24
- 福州全市開展“學俊波,我踐行”主題實踐活動2017-07-24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學習廖俊波主題演講活動2017-07-18
- 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平潭舉行2017-07-13
- 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東部戰區陸軍舉行2017-07-11
- 心靈的洗禮——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在北京引強烈反響2017-07-04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邵武市百名消防志愿者助力秋季防火安全宣傳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