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寧德“開漁節”在霞浦三沙鎮舉行
秋高氣爽,天藍海闊。9月16日,以“弘揚海洋文化,傳播牧漁精神”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2018寧德“開漁節”在霞浦三沙鎮舉行。這意味著今年的伏季休漁期正式全面結束。
按照寧德市的地理方位,處于北緯35度至26度30分之間的黃海和東海海域,伏季休漁期為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
“開漁節”當天,在三沙鎮中心碼頭,記者見到了該鎮船老大姚鵬輝。“昨天就把出海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完成了,就等今天12時一過,漁船就將啟程。”姚鵬輝告訴記者,“開漁節”活動對于漁民來說,不僅是一種鼓舞,也預示著新的收獲季節的到來。“以往‘開漁’都是民間自發組織些小儀式,這次由政府和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極具特色的‘開漁’活動,體現了政府和部門對漁民的關心和重視。我們對今后的生產更有信心了。”姚鵬輝笑著說。
12時剛過,在陣陣鞭炮和漁船汽笛聲中,今年的伏季休漁正式結束,停靠在三沙鎮中心碼頭的大量漁船開赴大海,開始了捕撈生產。
“今年的休漁期為期四個半月。通過這段時間的禁捕休漁,使海洋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捕撈業實現增產增收。”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雷大聯介紹道。
將“中國農民豐收節”與“開漁節”相結合,是此次活動的又一特色。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省政府高度重視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等17個單位聯合發文,成立福建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指導委員會,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堅持農民主體、熱烈節儉辦節,在廣大鄉村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通過展示“八閩大地”的鄉風民俗、特色產業、人文地理、閩臺農民合作、脫貧攻堅和海洋文化等內容,提升農民獲得感、光榮感,傳承弘揚好“新福建”精神,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福建”營造良好氛圍。
據了解,寧德漁業資源豐富。去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99.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達236億元,水產品出口創匯近13.5億美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達2萬多元,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連續11年保持在97%以上。水產養殖、加工、遠洋漁業、漁業品牌等規模和發展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記者 茹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法院3月集中宣判黑惡勢力犯罪案件10件38人2019-03-29
- 寧德加快實現貧困人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2019-03-29
- 寧德市86家企事業單位接受公眾環保監督2019-03-29
- 1~2月寧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百億元2019-03-29
- 寧德中心城區飲用水源地應急預案通過專家評審2019-03-29
- 寧德處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機遇期2019-03-27
- 1至2月寧德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約70億元2019-03-26
- 寧德市場監管局出臺十條意見規范直銷經營2019-03-26
- 寧德市出臺2019年產業項目招商方案2019-03-26
- 重磅!寧德出臺鼓勵和規范“共享單車”發展暫行辦法2019-03-2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電機工人一直咳嗽 肺里洗出30多瓶“泥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