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完善人才政策 營造更加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
廈門不斷凝聚人才優勢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圖為2018年11月,廈門市高新技術發展協會高層次人才分會啟動“白鷺英才產業行”系列參訪調研活動。(本報記者何炳進攝)
位于集美新城的軟件園三期,是軟件企業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的最佳創業樂土。(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廈門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圖為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生產線。(本報記者黃嶸攝)
廈門多措并舉解決人才“居住難”問題。圖為位于翔安新城的洋唐居住區。(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本版文/記者 黃懷 通訊員 楊鴻杏)ATENO天諾國際設計顧問機構創辦人、設計總監孫建華是市拔尖人才,曾拿下中國設計界權威機構授予的“十大年度設計師”等重量級榮譽,推動首屆中國室內設計藝術周落戶廈門,成為福建奔跑在最前沿的設計師之一。
新年伊始,孫建華將繼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希望用手中的設計圖紙,為城市點綴熠熠星光,讓廈門這座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他說。
大國角逐,比拼的是高端人才;地方發展,人才同樣是制勝之棋。去年,隨著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廈門也不斷完善提升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加強對人才的管理、培養、評價和創新創業激勵,實施更加開放的國際人才集聚機制,凝聚人才優勢推動產業轉型發展,營造更加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譜寫出創業創富的華美樂章。
引
健全政策體系聚集各類人才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一直以來,廈門倡導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更有力度的人才引進政策,緊扣經濟社會發展聚焦產業,利用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政策體系聚集人才。
自2010年起,廈門在全省率先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雙百”計劃,對領軍型創業人才給予最高600萬元、500平方米免租場所支持,目前已評選十一批共101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領軍型創業人才。在這些引進人才創辦的企業中,已有1家在港股上市、3家在主板上市、4家掛牌新三板,另有4家企業獲上市公司或大型國有集團控股,整體市值(估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涌現出了艾德生物、大博醫療、盈趣科技等細分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形成了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良好品牌。
為補齊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缺乏短板,實現人才的量質并舉,2013年廈門率先出臺“海納百川”計劃,包括重點產業、金融、軟件信息以及臺灣特聘專家等12類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培養計劃,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目前累計資助近12000人。“海納百川”各項人才政策實施后,廈門市每年投入各項保障資金近15億元,配合“千億產業鏈(群)培育工程”,廈門的人才政策開始向重點產業鏈集群的企業一線和重點項目傾斜,近八成入選對象集中在重點產業的龍頭項目,成為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
留德博士、前新加坡研究員梁旭鳴是廈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2015年12月梁旭鳴創辦了廈門云識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研發以先進的文字識別及無感人臉識別為核心技術的人工智能移動辦公、紙質文檔管理大數據、實名認證、智慧門禁等解決方案產品。
在創業初期,梁旭鳴經歷了產品創新開發及市場開拓的種種艱辛,不過,2017年開始,他先后獲評廈門“雙百計劃”人才和福建省“百人計劃”專家,在2017年底得到了廈門市及集美區對云識公司的大力支持,包括購買軟件園三期辦公樓補貼款,以及對創業前期的個人房租及個人生活費補貼款,給云識公司的前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18年底,又獲得各級的運營補貼款及對創業人才的個人生活費補貼款等。
梁旭鳴告訴記者,在省、市、區各級人才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廈門云識創新開發的產品都已成功落地、開花結果,為企業未來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走過很多城市,我深切地感到廈門特別是軟件園三期是軟件企業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的最佳創業樂土,不論是人才經費扶持力度、開放創新的人才政策,還是耐心細致的服務,都為軟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梁旭鳴說,他將介紹更多高精專新、軟件企業人才來廈落地,協同發展。
2017年底,廈門開始為新引進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分別發放每人3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一年內已經累計發放了3100余人近1億元。全年引進各類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共近5000人,同比增加27.7%,為廈門的發展注入了一大批新鮮血液。今年開始,廈門將一次性生活補貼發放范圍擴大至“雙一流”本科生每人2萬元,以十足的誠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畢業生來廈計劃”,獲得了全國高校的廣泛關注。
育
企業主體作用推進協同育才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廈門在大規模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協同推進青年人才、中層骨干人才培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廈門自2013年出臺青年英才“雙百計劃”,包括“杰出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杰出青年人才最高可獲100萬元補助,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最高可獲40萬元經費補助和生活津貼,目前累計兌現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入選的青年人才普遍成長迅速,引領經濟轉型、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廈門海葒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德輝先后入選廈門市青年英才“雙百計劃”和國家科技部創新創業人才推進計劃,“入選這兩個計劃,不僅為企業送來了真金白銀,還大力扶持企業引進人才,以知識的力量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楊德輝說。
目前海葒興公司正與廈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境內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合作,成立食品安全檢測科學研究院。根據廈門的人才政策,企業可在規模化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土地、財政、科研經費等方面獲得支持。同時,還可以享受在人才子女就學、租房、購房以及生活補助等方面的政策,比如人才子女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可在本市轄區申請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入學。“這些政策對于我們構建研究院、大力引進人才、推動企業發展,都有極大的幫助。”楊德輝說。
企業是人才的直接引進者、使用者和受益者,廈門出臺多項舉措支持企業和重大項目自主引才、育才,并給予相應扶持,構建企業主體引才、育才“主陣地”。通過加強對本地人才和已有人才的培育,涵養人才成長的沃土。
經市委組織部牽頭,第七屆國際新材料大會2018年落地廈門,大會邀請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委員會主席、院士、天然氣研究所所長鮑里斯教授來廈,為廈門13家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并與廈鎢等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廈門企業和人才開拓了優質的境外培訓資源。
此外,廈門組建軟件園聯盟大學,由33家龍頭企業提供師資、課程和實訓基地,建立軟件信息產業人才培育基地,健全從研發、設計、試驗、推廣、營銷等全產業鏈條的人才孵化機制,協同培育、共享共育一大批產業緊缺人才,增強人才對城市發展的參與感、擁有感、獲得感,使人才和廈門這座城市結成奮斗共同體,共享成功、共創未來。
用
塑造人才品牌助推引領發展
識才、惜才、用才,是發揮人才作用和潛力的關鍵。充分發揮人才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評價、激勵、分配機制,以更開放的眼光,更開闊的胸襟打造體現廈門特色的人才品牌,才能激發出人才群體最大的活力。
一直以來,廈門都注重在本土人才中選拔在科技創新、經營管理、專業技能、教育教學、醫療衛生、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領域達到專業領先水平,并為廈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拔尖人才”至今已經評選出9批次共525人次,他們是廈門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帶領著各行各業的奮斗者為廈門增光添彩。
同時,廈門市重視政治引領、政治吸納人才,通過在各類人才群體中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活動,落實專家聯系人才制度等,把各類人才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2018年,為了更好地發揮人才咨政作用,市委組織部圍繞全市產業轉型、公共服務、兩岸交流等熱點問題,采取選題、專題、研討咨政方式,為人才咨政建言搭建平臺,共吸引100多名人才參與,并精選15篇形成《2018年廈門市專家人才咨政報告匯編》,為政府決策部署提供有益參考。
在人才的引領帶動下,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平板顯示、旅游會展、航運物流、金融服務等多條產業鏈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425家,約占全省一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3.5件,是全國的兩倍多,廈門創新創業指數位居全國第九,成為連續兩年工業轉型升級獲國務院表彰的四個城市之一。
留
多種服務舉措保障安居樂業
凡是有利于人才創造的事情就應當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應當毫不遲疑地去改。
為了解決人才反映最強烈的“居住難”問題,廈門通過提供租賃房、配售保障性商品房、發放購租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多元化模式予以綜合解決,不僅對人才保障性商品房單獨配售進行了明確,放寬了申請對象的年齡限制,將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的博士納入人才保障性商品房配售范圍,還明確了今后人才在享受住房補貼時可不再扣除個稅獎勵金額,充分展現廈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滿腔熱情和支持各類人才留廈共同發展的十足誠意。
人才來到廈門,既可申請最高100萬元的高層次人才住房補貼,用于購買或租住普通商品房,還可申請購買專門為高層次人才單獨配售的保障性住房,面積最高達到120平方米,價格較市場評估價優惠55%。截至目前,廈門已發放購房(租房)補貼6775人約5.5億元,首批共561名人才獲得申購資格,市、區還建設“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1.5萬套,促進人才安居樂業。
在引進人才時降低門檻,通過對人才政策不斷的升級補充、簡化人才認定程序、提高政策引才的實效性,廈門正通過打通服務之路“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互促共進,不遺余力地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人才發展優勢。
砥礪前行,開放的廈門,正日益成為群英薈萃的人才發展新高地;創新的廈門,正日益成為世人矚目的創新創業首選地。
點擊
引才留才政策亮點
●頂尖人才:頂尖人才和團隊按“一事一議”給予最高1000萬元至1億元支持。
●領軍人才:入選“雙百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可享100萬元工作生活補助,領軍型創業人才可享100萬-50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100-500㎡場租補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元以上的可按業務收入1%給予獎勵。
●專業人才:教學名師、一流醫學人才和團隊最高可享100萬元安家補貼,一流醫學人才和團隊最高可享600萬元工作補助。
●骨干人才:對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年薪30萬元以上的可獲10萬-15萬元薪酬津貼,柔性引進的可獲個人薪酬總額20%、最高15萬元薪酬津貼。
●基礎人才:企事業單位新引進的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分別可享3萬元、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最新排前200名大學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享每人2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
●閩籍人才:新引進符合條件的閩籍專家、閩籍優秀企業家所創辦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的,按其業務收入的1%給予獎勵,獎勵期限最長3年。閩籍青年來廈創業,3年內獲得100萬元以上風投的,可享融資金額的10%、最高50萬元的補助,并為他們提供場租優惠、創業輔導、投融資服務等。
●人才落戶: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憑身份證和人才入選憑證),或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才(憑身份證、畢業證書或人才入選憑證、學信網查詢學歷證明報告等有效憑證及在廈連續繳交三個月社保證明),符合規定的即可直接申請落戶。“白鷺英才卡”持卡人在社會保險、子女入學、購房租房、繳交公積金等方面,也可享受本市戶籍待遇。
●子女就學:國家人才(科技)計劃入選者、省級人才計劃入選者、市“雙百計劃”人才、市拔尖人才、市重點人才、市“海納百川”人才計劃金鷺英才卡持有人、經組織部人事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留學人員均可在子女入園入學時享受擇校一次。
●住房保障:構建“租、售、補、貸”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幫助人才解決在廈住房問題。
育才用才亮點舉措
●青年人才:杰出青年人才最高可享100萬元工作生活補助;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可享最高40萬元工作生活補助。
●本土人才:在廈企事業單位工作3年以上的本土人才也可參評“海納百川”各子計劃,享受各種補貼、優惠和人才激勵政策,已入選市級“拔尖人才”的專家可以優先參評,入選“廈門市領軍人才”的參照同類引進領軍人才標準給予工作經費支持。
●人才培訓:重點企業中層骨干培訓可享單個人才最高2萬元、累計每個企業每年最高10萬元的補助;每年選送衛生、教育專業人才參加國內外高層次進修培訓和學術研討,支持引進境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等合作建設人才培養平臺,支持建設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技師培養基地,對重點培養的高技能人才按引進人才扶持標準給予補貼。
●高端峰會:凡廈門行業龍頭企業、創新平臺、眾創空間等聯合知名學術機構、學術組織在廈發起、組織行業峰會、高端論壇的,或舉辦承辦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可獲最高50萬元補貼。
●聯合育才:鼓勵職業院校根據全市產業發展需要增設相關專業,每年遴選一批重點或特色專業,給予最高100萬元專業建設補助。
●建言獻策:完善專家決策咨詢制度,開展專家人才咨政建言活動,在制定產業規劃、完善民生保障等重大決策中暢通人才建言獻策渠道。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130名兩岸師生探索閩南文化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