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數據解析老年人交通安全 違法停車高發 步行時最易受傷害
圖中老人迷路,民警護送回家。建議老人可多人結伴出行、相互照應。
自行車平衡性差,老年人應避免騎車載人。
老年人應駕駛適合的車型,保障出行安全。
老年人行動不便,市民應多給予關懷。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蘇麗娜 通訊員 嬌軒)近日,廈門交警發布了今年以來廈門60周歲以上老年人交通違法、交通事故數據。其中,老年人交通違法數達2.1283萬起,占總違法數的1.27%;發生交通事故89起,占總事故數的5.78%;亡人起數占總亡人數9.94%。
廈門交警呼吁社會各界為老年人出行營造良好的交通氛圍,并協助老年人掌握交通安全知識,文明安全出行。
交通違法
最大84歲 違法停車最高發
1月1日-9月30日,廈門共查處道路交通違法168.0257萬起,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發生交通違法2.1283萬起,占違法總數的1.27%。60周歲以上男性駕駛人交通違法高發,共有1.97萬起,占比92.6%;女性駕駛人交通違法1546起。
數據顯示,發生道路交通違法最大年齡為84歲,因違法停車被查處。而違法停車也是60周歲以上老人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達到1.0391萬起。廈門交警表示,城市交通建設蓬勃發展,部分老年人對新的交通法律規定和不斷優化的交通設施、標志標線等認識不足,導致了許多原本可避免的交通違法高發。
交通事故
7-9時事故多發 老人步行時違規最危險
1月1日-10月1日,廈門共發生立案道路交通事故1548起,其中89起涉及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共造成17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9.94%。
數據顯示,60周歲以上老人交通事故多發生在上午7時-9時和10時-12時,均發生了19起。其中,7時-9時正是老年人外出買菜、晨練的時段,且與交通出行早高峰重疊,車流量大,安全隱患大,行動相對不便的老年人易在擁堵的交通環境中受到傷害。
此外,步行中遭遇交通事故傷害在老年人中高發。老年人外出主要靠步行,容易在橫穿過街、車道邊步行時與其他交通參與者發生碰撞等事故。主要因為老年人行動不便,反應相對遲緩,面對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的危險,難以及時發現并避開,從而引發了事故。
數據來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指揮中心、事故預防大隊
以案說法
70歲老人違法過街
傷及性命還需擔責
3月25日21時許,在環島干道鐘宅路段,70歲老人張某被一輛小轎車撞倒。事發當時,張某由東往西跨越主輔道間的隔離綠化帶,進入了主車道,隨即被由南往北駛來的小轎車撞倒,不幸殞命。
湖里交警分析,張某隨意橫穿馬路,直接導致了本事故。而事發時,天色已晚,小轎車駕駛人未注意觀察路況,采取措施不及時,對本事故的發生也有作用。最終判定雙方對本事故負同等責任。
交警提醒:不走斑馬線、地下通道等交通設施過街是老人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老人因身體機能原因,對車速、路況判斷存在誤差,隨意橫穿馬路則是將自己至于危險之境,容易引發事故。
老人的家屬應幫助老人提高自身安全意識,自覺通過人行橫道、地下通道、天橋等過街設施過街。行動較不便的老人,最好在家屬陪護下外出。
老人醉酒又無證
騎摩托車追尾轎車
2月2日23時許,60歲老人周某駕駛摩托車行駛至事發路段,迎頭撞上了前方的小轎車,周某倒地受傷,兩車受損。海滄交警調查認定,當事人周某未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且醉酒后駕車,對本事故負全部責任。
交警提醒:根據法律規定,70歲以上老人不可騎摩托車上路。不過,摩托車安全防護薄弱,建議70歲以下,對交通路況預測不足、避險能力較弱的市民也應盡量減少駕駛摩托車出行。
騎摩托車上路,市民需參與培訓,并通過車管所組織的相關技能考試。而騎摩托車上路必須遵守交規,酒醉駕騎車將導致駕駛人難以保持車輛平衡,難以準確觀察交通路況并及時采取避險行為,將進一步增大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然而,這些違法行為,在農村、城鄉結合部尤其難以禁止,老人的家屬應做好交通安全知識講解工作,勸阻老人無證、酒駕摩托車上路。
騎車過街未下車推行
老人被撞不幸殞命
8月23日9時許,鄧某駕駛小轎車沿孫坂北路由南往北行駛,期間與79歲高齡的黃某發生了碰撞。事發當時,黃某騎著一輛自行車橫過人行橫道,未下車推行,造成黃某當場殞命。
集美交警分析,鄧某駕駛小轎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未注意觀察路況及減速行駛,對本事故負主要責任。黃某騎自行車橫過人行橫道時,未下車推行,遇突發情況無法采取有效的避險舉措,對本事故負次要責任,因已不幸殞命,其違法行為不予處罰。
交警提醒:自行車平衡性差、安全防護弱,騎行人過街時應下車推行。若騎著車過街,騎行人看見其他機動車向自己行駛而來時,會加劇內心的恐慌,難以保持車輛的穩定性,并有效避開險情。
根據法律規定,騎自行車橫過馬路,若沒有下車推行而引發事故,騎車人也要對自己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老人醉酒騎電動車
準備上大橋被攔下
9月13日,杏林大橋中隊民警在進島方向杏林萬科引橋下開展電動車摩托車違法整治。16時許,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騎著電動自行車在車流間穿行,險象環生。民警迅速上前攔查,發現老人身上酒味濃重,老人林某承認中午與朋友飲酒,下午酒勁未盡,便騎著電動自行車準備進島辦事。民警現場對其進行了酒精呼氣測試,數值顯示為83mg/100ml,涉嫌醉酒駕駛電動車,被依法處以500元罰款,暫扣電動自行車。為確保老人安全,民警聯系了其家屬,將老人送至家屬處,并提醒家屬關注老人的出行安全。
交警提醒:廈門快速路上橋梁、隧道多,均禁止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摩托車、行人通行。但不少市民依舊會違法騎車上橋。橋上橫風大,騎行中易搖晃而引發事故。橋隧內沒有設置行人、非機動車通道,甚至沒有應急車道,行人、非機動車只能在車道內與機動車混行,非常危險。因此嚴禁行人、非機動車在橋隧內通行。
特別提醒
老年人出行安全
你我共同呵護
●老年人行動較為遲緩,反應較慢,對路況、車速、車距的判斷不準,難以及時避開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的威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年人最好結伴出行,或在家屬的陪護下出行,遇到突發情況可相互照應。
●老人獨自出行時,應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避免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局面。在夜間,可穿著較為醒目的服裝,讓其他交通參與者了解到自己的方位與行動軌跡,有效避免交通事故。
●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平衡性較差,家屬應避免用電動自行車、摩托車載著老人出行,更不可在機動車道上與機動車爭道搶行而引發事故。
●城市交通發展迅速,交通法律法規、交通標志標線變化大,老人的家屬應協助老人掌握更多的交通法律法規知識,引導老人出行時遵守交規,避免遭遇交通違法侵害。
●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大,機動車駕駛人應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并養成文明禮讓的好習慣。尤其在遇到老年人橫過馬路、上下車時,應減速慢行、注意避讓,為老人預留出更多的行動時間。
相關鏈接
申領駕照
摩托車、客車、貨車駕照
60歲以上不可申領
準駕車型
多種車型
老年人不能駕駛
身體檢查
71周歲以上老年人
每年需提交體檢報告
我國法律規定,71周歲以上機動車駕駛人每年需向車管所提交一次縣級或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告。提交時間在記分周期結束后三十日內。
為方便老人進行身體查驗,廈門車管所與全市14家醫院、39個體檢點聯動,市民可自行前往進行體檢。
微信掃碼
回復“體檢”
獲取醫院清單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