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冒充蘇州公安,稱受害者涉案,要求受害者下載“高檢院電子協辦證”,最后以“賬戶自清”為由把錢騙走。晨報記者從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獲悉,“冒充公檢法”騙局升級,騙子通過偽造“高檢院電子協辦證”APP軟件來行騙,廈門已有一位市民報警。
“蘇州公安”來電稱涉案
8月14日,市民林女士的手機響起,顯示是“蘇州公安”的來電。電話那頭表示,他是“蘇州公安局張警官”,并準確說出林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你涉嫌在京東販賣模型機iPhone6S進行詐騙,必須配合刑偵支隊的‘李警官’查清資金流向。”對方稱。
隨后,電話被轉給“李警官”。“李警官”說:“你可以打114查詢蘇州公安局刑偵支隊的電話,確認一下我的身份。”林女士眼見“李警官”的來電號碼除了開頭處多了“+870”外,其他與自己所查到的電話一致,遂打消懷疑念頭。
下載APP后被騙錢
見林女士上鉤,“李警官”說:“你已經被通緝,我現在給你的手機發送一個鏈接,你下載安裝這個‘高檢院電子協辦證’的APP,就可以查看到案件情況。”
林女士根據“李警官”的要求,下載并安裝了該APP,點擊進去后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及其他詳細信息,期間界面彈出一張“中國人民檢察院通緝令”。這嚇壞了的林女士。因此,聽到對方提出的“賬戶自清”,她就將自己卡內的18800元通過手機銀行轉至對方指定賬戶。
隨后,林女士發現被騙。
提醒
別泄露個人信息
警方表示,這種“冒充公檢法”騙局與其他詐騙手段基本相同,只是騙子利用偽造的“高檢院電子協辦證”的APP軟件,讓被害人在“權威系統”的面前深信不疑,隨后按要求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
警方提醒市民朋友,接到此類信息,不要隨意泄露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同時手機要安裝殺毒軟件,用于防范此類有病毒的APP。
責任編輯:趙睿
- 停車被堵不再愁 泉州交警公布挪車求助電話2017-04-02
- 騙子拎著自己割破的皮包 還說要抵押“名表”2017-04-02
- 海云數據發布唇語識別技術 70%準確率快速幫公安破案2017-03-31
- 市殯儀館設置全省首個“時空郵局”“時空話吧”2017-03-30
- 廈交警發布提醒 4月1日、4日迎清明往返高峰2017-03-28
- 東歐美女騙子激增 “女神”有什么詐騙套路?東歐哪個國家美女多2017-03-28
- 在泉州持有無人機 要向公安報備并綁定手機號2017-03-27
- 25歲女子舉牌35萬賣身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賣身女子是騙子嗎2017-03-22
- 百位老人積蓄被騙細節曝光 騙子是怎么一步步把老人們引入陷阱的2017-03-20
- 68萬被摸10次臉怎么回事?返老還童術是真的嗎 騙子騙術揭秘2017-03-2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