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7個多月建設,城東、東海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于年底建成。項目建成后,每日污水處理量總計可達14萬噸,較擴建前翻倍,服務面積增至9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增至78萬人,有效提升污水收集處理率,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優化城市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緊盯需求 投資4億余元擴建
作為泉州市打造海絲新城的核心區域,近年來,城東、東海組團發展駛上快車道,大量人氣聚集,常住人口、企業數量猛增。與此同時,生活污水排放量相伴增多,原有污水廠已基本滿負荷運行,高峰期出現超負荷運行,處理能力明顯不足。為保障區域建設發展、回應民生期盼,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迅速提上議程并動工。
城東、東海污水處理廠總建設用地分別為87.5畝、93畝(含一期),原處理規模分別為每日4.5萬噸、2.5萬噸?,F擴建工程新增總投資4億余元,在廠區原預留地上相應擴建同倍處理規模,服務人口分別增至43萬人、35萬人,服務面積增至47.39平方公里、55.8平方公里,范圍覆蓋城東片區、洛江萬安、雙陽及東海組團、寶珊花園以東,讓污水處理效益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掛圖作戰 融入大局強合力
該項目被納入泉州市“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重要配套工程,是2021年度市級重點項目,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謀劃,融入城市發展大局。泉州市城管局負責該項目的規范、督導、監管工作,協調解決疑難問題,優化審批設計方案和施工組織方案。泉州水務集團權屬市政排水公司作為業主單位,負責建設、管理、維護和運營。
“目前,兩個污水廠均完成多個單體構筑物的施工,按計劃進行廠區給水、通信、綠化施工,現已完成土建工程投資80%”,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自項目開啟以來,泉州水務集團、泉州市市政排水公司高度重視,秉承國企擔當,堅持以計劃為主導,安全質量為核心,掛圖作戰,科學籌劃,派駐技術骨干常駐工地協調、督促、檢查,確保項目按計劃安全保質有序推進。
循環利用 煥發城市水活力
目前,泉州市域內水資源分布不均,城東、東海人均水資源緊張。項目建成后,兩座污水廠出水均可達類四類標準,泉州通過再生水回用管道及泵站等設施,可運用于周邊綠化澆灑、道路沖洗、水系生態補水等,將大幅縮減自來水用量,有助于建設節水型社會,減少資源消耗,保護優質水源,煥發城市水活力。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綠色發展、產業升級。
城東污水處理廠尾水用于潯美渠補水,一期再生水回用管道5.5公里,沿途設3個補水點;擴建工程將新建管道2公里,由污水廠向潯美滯洪區、海濱滯洪區及污水處理廠北側莊任滯洪區的補水點敷設。東海污水廠擴建工程尾水用于東干渠、師范學院景觀湖、彩虹溝及田淮渠生態補水,再生水回用管道總長14公里。
資源創效 提升城市綜合水平
圍繞“十四五”時期基礎設施體系化、品質化、綠色化、智慧化、制度化要求,為使該項目充分發揮最大效用,泉州仍需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統,配套建設污水管網,暢通河道溝渠,形成排水建設、管理“一張網”,貫通排水產業鏈、流通鏈,提高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
污水廠建設是城市排水建設的重要環節。城東、東海污水處理廠的擴建,減輕了污水對地下水源、生活環境、海洋生態的污染,有效提高晉江、洛陽江、泉州灣近岸水域的環境質量,對推進泉州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實現“品質泉州”產業升級,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綜合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工期安排,項目建設時長剩余1個多月,泉州市城管局將牢固樹立時間節點意識,與水務集團共同對照既定目標任務,壓實部門主體責任,細化投資計劃,倒排工期,加快工程進度,完善推進流程,確保項目于年底完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為“疫”而戰!泉州交警全面開展疫情防控交通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