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巖:引才育才又扶貧 名醫培養駛入“快車道”
海峽網11月5日訊 (閩西新聞網記者 闕國豪 劉玉榮 通訊員 李冬蓮) 龍巖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第一所正規紅軍醫院誕生地。然而,我市醫療人才尤其是高端醫療人才緊缺,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突出,已成為我市脫貧攻堅的難點和民生領域的短板。如何補短板?
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引進人才服務中心的牽線搭橋下,市委人才辦、市衛計委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師帶徒”健康扶貧計劃,依托一批北京名醫,實現人才技術高位嫁接,快速提升我市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近兩年來,該模式共引進22位高端醫務專家,培育62名龍巖本土醫療學科骨干,實現引才育才又扶貧的效果。
對于市中醫院肛腸科醫生李雯玉來說,被稱為“安一刀”的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曾是遙不可及的偶像。而得益于“師帶徒”項目,她獲得了赴北京進修的機會。“安老師用的直腸注射術和高位肛瘺一次性切開術是整個龍巖都沒人用過的,不但手術創面更小,還能大大節省經費、減輕病人痛苦。”11月4日,正在北京學習的李雯玉告訴記者,這兩項技術都是國內目前頂尖的技術,對于山區醫療水平提升幫助太大了。
“師帶徒”活動不僅讓本土醫生有了跟班學習京城名醫的機會,還為我市構建本土高層次醫療人才體系提供條件。這些醫療專家們每年都帶領團隊到徒弟所在的醫院進行業務指導、醫療幫扶,培養基層醫院科室團隊。
2017年3月,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亢澤峰團隊來到武平,開展精準幫扶義診暨白內障復明工程,為當地30位留守老人免費治療;2018年6月,專家們又到連城、長汀,手把手指導當地醫生為低保孤寡患者做了29臺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除了精準幫扶義診,醫療專家還在我市多個醫院開展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師帶徒”座談等活動,促進我市醫療專業技術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據了解,在龍巖開展醫療幫扶活動的“師帶徒”專家由國家衛計委北京兒童醫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沈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等22位高層次醫療專家組成,涵蓋危重癥醫學科、小兒腎臟內科、骨科等中西醫各個科系,均具有首都醫療最高級別的學術資質。
兩年來,“師帶徒”立竿見影地提升了我市醫院的診療水平,基層醫療學科也逐步發展壯大。“從龍巖發起的‘師帶徒’醫療幫扶活動一經啟動,便受到各方歡迎,如今已在福建全省推廣。”“師帶徒”專家團成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林劍浩在今年8月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這種模式不僅為基層百姓輸血,更為基層醫療造血,同時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師帶徒’項目,從活動開始就專門撥出600多萬元資金給予支持,并將柔性引進醫療專家列入《中共龍巖市委關于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決定》的重點計劃。”市衛計委人事科科長羅初旺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與定西殘聯開展扶貧協作交流活動2019-03-29
- 推動鄉村振興 山西省百個旅游扶貧示范村“數字化”2019-03-28
- 交通一體化規劃正開展編制 廈漳泉三龍有望建城際軌道2019-03-21
- 龍巖20個項目列入2019年省科技項目計劃2019-03-14
- 龍巖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打造21個度假體驗型鄉村旅游試點村2019-03-13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金融扶貧側記 2019-03-12
- 閩西第一村:社區發展,帶來居民福祉2019-03-11
- 龍巖市53家單位獲評2018年省級放心餐廳放心食堂2019-03-11
- “光明扶貧”走近閩清:分級診療疏通“因病致貧”最后一公里塌方2019-03-11
-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2019年重大(重點)項目名單公布2019-03-08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連城發現一枚86年前西泠印社葉為銘先生篆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