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連城縣紀委監察局獲悉,2015年2月份以來,該縣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運用“四種形態”,對涉及向領導干部送禮金、收受企業老板禮金的83名黨員干部全部落實處理,其中誡勉談話36人、黨政紀處分47人,2名科級干部受到“斷崖式”處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送收禮金的黨員干部動真格處理,這在連城歷史上前所未見,對凈化從政環境,推動形成良好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必將起到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連城干部群眾由衷地說。
龍巖市委《關于在全市黨員干部中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的意見》明確指出:“送收禮金變異了人情往來,必然催生和助長奢靡之風、人情功利化等不良風氣,帶壞社風民風,滋生腐敗問題,必須堅決糾正。”連城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意見》精神,聚焦黨員干部送收禮金“積弊”,標本兼治、辨證施治,狠剎送收禮金之風,堅決破除從政陋習,凈化政治生態。
受到處理的黨員干部被廉政約談,并重溫入黨誓詞,學習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深刻反思警醒。一位受到處理的鄉鎮黨委書記說:“過去自己在送收禮金問題上存在‘隨大流’心理。組織上及時拉我一把,體現了組織上的真心愛護保護干部,勝過千言萬語。”
在縣、鄉黨委換屆中,該縣對因送收禮金受到處理的18名鄉鎮黨政“一把手”,不再提名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人選,一律調整到縣直部門任副職,重新接受組織考察。同時,將一批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提拔或重用到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崗位上。通過推動干部的一上一下,向社會傳遞出用“勤政務實、清正廉潔”標準選人用人的正能量。不少干部都切身感受到:“現在想靠送禮金等歪門邪道獲得提拔重用已經在連城沒有市場了。唯有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依靠組織才是正道。”
“糾”“樹”并舉轉風氣。堅持“一把手”帶頭,以上率下,黨員、干部作出拒絕收送禮金、“紅包”承諾;疏堵結合,嚴格部門單位財務管理,堵塞用公款送禮金漏洞;發揮連城系列案件警示教育功能,讓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教訓,時時對禮金、“紅包”保持高度警惕;把送收禮金問題納入黨員民主生活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內容……
該縣還緊盯元旦、中秋、春節等重要節點和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環節,編印典型案例讀本1200冊、發送廉政提醒短信一萬多余條,強化監督檢查,做到早提醒、早預防。嚴格執行《關于嚴禁黨員領導干部利用婚喪喜慶借機斂財的暫行規定》,要求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都要向組織報告,凡是借機收受“紅包”的一律查處。同時,把黨員干部不得送收禮金、“紅包”作為一條“鐵律”,規定:黨員干部自己堅決不送禮金、“紅包”,對不該收受的“紅包”應當場拒絕,拒絕不了的一個月之內必須上交紀檢監察部門,并作為個人重大事項必報項目。
同時,該縣還挖掘利用豐富的客家家訓家規、項南同志勤廉故事,對黨員干部進行家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廉潔持家,以好的家風帶民風、促政風。
糾正收送禮金不良習氣活動在全縣引起積極反應——
縣衛計局開展專項糾治收受藥品回扣、“紅包”問題,截止到今年6月31日,120多名醫生主動拒收“紅包”、藥品回扣累計60.8萬余元。
“連城糾治送收禮金不良習氣真正受益的是黨員干部。現在,我們感覺清爽坦蕩,不再被充滿功利色彩的‘人情往來’所累,不用為送不送‘紅包’而糾結,重新回歸到清清爽爽的‘禮尚往來’”。連城黨員干部如是說。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