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投放時要小心輕放,這些紙袋里裝的都是捕食螨的幼蟲,還有卡片紙中央帶有20顆異色瓢蟲的卵,投掛時要避免用力擠壓包裝,那樣會導致益蟲死亡。”農作物病蟲害專家黃加盛仔細指導茶山工人按規范投放“捕食螨”和“異色瓢蟲”。7月21日,漳平農業局植保站陳炳森、病蟲害專家黃加盛等工作人員,頂著炎熱天氣,深入南洋黨坑、九鵬溪,雙洋中村、赤水石寮和黃山等村,幫助5個水仙茶種植大戶大面積投放“捕食螨”和“異色瓢蟲”。
據悉,“異色瓢蟲”3-6天即可孵化,可捕捉多種蚜蟲、介殼蟲、木虱、鱗翅目昆蟲的卵和小幼蟲,“異色瓢蟲”移動性強,成蟲壽命長,大齡幼蟲捕食速度與使用化學農藥相當,是很好的生物防治的物種;“捕食螨”可控制紅蜘蛛、薊馬、木虱等,廣泛用在漳平水仙茶、草莓等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水仙茶之鄉”南洋鎮、和平鎮蔬菜基地多有使用,為取得“三品一標”“綠色農產品標志”“無公害農產品”等提供有力保障,茶園有雜草或套種其他作物有利于它們的生長。
漳平南洋鎮水仙茶專業戶陳清木擁有高山水仙茶園160多畝,他的水仙茶樹樹齡約4年左右,從種下茶苗開始就堅持使用有機肥、人工除草、生物防治病蟲害,今夏茶樹生長勢頭十分茂盛,“3年多連續投放‘捕食螨’,不需噴施化學農藥,茶葉產量越來越穩定,茶青質量也好,整個茶園進入生態良性循環。這次全園投放‘捕食螨’和‘異色瓢蟲’,以后根據茶葉生長實際情況投放就行了,消費者認準我的茶原因之一是沒有農殘,綠色健康!”陳清木自信地說。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