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為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加強理財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經財政部、銀監會同意,中央結算公司近日全資設立了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這意味著我國銀行業理財市場有了集中登記、信息披露和統一的第三方托管平臺。業內專家表示,萬億元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托管渠道的開通,預示未來實現統一透明監管模式開啟。
據介紹,作為中立的服務性企業法人機構,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實行公司制,注冊資本金10億元,其業務范圍包括理財登記托管結算、風險監測與分析、理財大數據庫建設、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管理計劃服務、理財信息披露、投資者教育等,由銀監會監管。
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全國共有6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了理財業務,存量規模超過26萬億元。隨著銀行理財的快速發展和各類創新層出不窮,銀行理財風險也不斷累加,監管辦法逐漸適應不了市場環境實際情況的變化。
“此前市場流傳的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就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實行準入制度。要求商業銀行首次開展理財業務的,應當從事基礎類理財業務。商業銀行開展基礎類理財業務超過3年,且符合辦法規定的綜合類理財業務條件的,可以開展綜合類理財業務。此外,對產品后期的托管環節,商業銀行應當選擇銀監會認可的托管機構托管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不能自己托管本行理財產品。”有機構人士表示。
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成立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是加強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和銀行理財服務社會的需要。中心要以規范運營和專業服務,成為銀行業監管平臺、理財市場中介服務平臺、投資者教育平臺。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均由本行托管。“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托管渠道,要么跨行托管,要么第三方托管。”上述機構人士直言。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馮乾表示,成立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表明,我國對銀行業理財產品監管趨嚴的態勢。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央行兩日凈回籠近3000億 國債期貨開盤直線走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