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高考的優秀學生越來越多
與過去不同,決定出國的孩子,并非出于逃避或退而求其次。
此前,許多高中畢業生出國讀本科,是高考失利后的無奈之舉。由于成績不理想,無法考上中國的好學校,他們選擇再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準備申請出國。另一些就讀國際項目的學生,出發點則是為了逃避高考,他們往往憑中考成績無法進入一流的重點高中。
范猛發現,這兩年,來新東方參加SAT培訓的優秀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參加高考也能考上一流的學校,但從初中開始就立志放棄中國高考,轉而制訂全程的出國計劃。“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絕對數量仍然較大,但這兩年的趨勢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主動放棄高考的越來越多,他們參加國內高考能考上清華、北大,申請出國也能被常春藤大學錄取。”
這些學生很多都擁有出國經歷,有的小時候去讀過書,有的去短期交流或旅游過,更加認可西方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我好像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高考。”今年剛讀完高一的陳韻正很早就決定放棄高考,赴美留學。
在小學五年級時,她跟著父親去美國讀了一年半的書,早早地就在心里播下了留學的種子。“很喜歡那邊的學習氛圍。美國的考試制度靈活,沒有統一的教材,學生也沒有那么大的升學壓力,更多的是啟發式教育,強調動手能力,很多作業都是做研究性的計劃。而中國的學校給學生灌輸課本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
她所就讀的福州一中是福建省最好的高中之一,但比起一線城市來,學生出國的比例不算大,一個年級800名學生,選擇出國的不過十多個。陳韻正的決定在她的同學眼中有點冒險,但她不這么覺得。“準備出國是個很困難的過程,兩手準備會分心,反而不保險。”
“跟中國高考決裂之后,我們變得瀟灑了。”陳韻正的父親說,既然決定了放棄高考,就沒有必要把精力放在應試教育上,脫離了中國教育制度,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發展。
李文(化名)也很早就萌生了出國的念頭。和她關系很好的表姐在舊金山讀本科,現在在斯坦福讀研,對她影響很大,父母也覺得美國的教育更好。高一的暑假,她跟著父母去美國玩了一個多月,喜歡上了美國大學的環境。高一結束后,她轉去了出國班。“讀了出國班,現在沒后路了,跟高考班學的已經不一樣了,就得在出國的道路上走下去。不過不后悔,因為是自己選擇的道路。”她說。
剛讀完高二,同樣在準備申請的張偉(化名)也覺得國外的環境更適合自己,因此才決定出國留學。“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出去,是在參加很多活動的過程中,自己體會到的。”張偉說,在初三、高一的時候,父母周圍同事朋友的孩子出去的越來越多。后來自己去西班牙、加拿大兜了一圈,越來越堅定了出國的目標。“就算是什么都沒學到,在國外的生活能力也能提高很多。”
張偉就讀的北京八中出國班有40人,班里大多數同學都是實驗班轉來的,中考平均成績530分,很多都是考到550、560分的學生。“都是很好的學生,上一屆的學生申請的非常好,去哈佛、耶魯的就有兩三個,進排名前50學校的人也非常多。”他對下半年的申請充滿希望。“高考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在國內高考應該能上一本線,但清華北大估計沒戲。國內也就那么幾所好大學能學到東西,但是申請國外的學校,機會就會多很多。”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