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大學規劃支撐他積累了出色的職場素養
在學習方面,粟海濤深知在學習的深度上無法達到專業研究生的水平,那么就只能在學習的廣度上擴充自己,使自己在和研究生的較量中獲得優勢。帶著這種信念,他給自己定下了“本專業必修課平均80分和堅持學完法學第二學位和工商管理輔修”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程度上,3個專業的學習影響了主修專業經濟學成績,但法學和工商管理卻為找工作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臺。在社會工作方面,農村的成長環境使他充分認識到自己不具備城市學生的多才多藝,也沒有他們那種膽量和自信,那就必須在大學里培養出一些他們所不具有的才能。于是,他積極參加班委競選,接下建立班級網站的任務,參加學生會并承擔視頻剪輯工作,加入學校社團并積極工作以鍛煉自己的組織與交流能力。在社會實踐方面,他主動參加和組織各種調研和志愿服務活動。2008年,他參加奧運志愿服務之后,牽頭策劃了湖南懷化社會實踐,組織11名同學赴自己的家鄉芷江侗族自治縣羅舊鎮進行支教活動。2010年,他進入北京市團委志愿者聯合會進行實習鍛煉,與聯合會老師一起完成了200多名西部服務大學生志愿者的選拔與派遣任務,獲得了極為寶貴的組織與管理經驗,獲得了主管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贊揚。一路走來,雖然過程很辛苦,也想過放棄,但一想到自己的規劃,他都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因為他明白:一旦放棄,他將前功盡棄,前路黯淡。
良好的自我認知促使他準確定位人生發展
當找工作的任務擺在面前,粟海濤積極地加入了找工作的大軍,并在幾個錄用通知中選擇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九研究院,在總部負責房產管理相關工作。這段時間他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首先是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如果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比較突出,可以選擇外企作為自己的第一就業方向,如果自己簡歷豐富卻在語言表達及英語口語方面不是很突出,則選擇國企作為自己最優突破方向。其次是要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如在北航組織的雙選會和校園招聘會等。作為在北航畢業的文科生,在北京就業市場上本身就比較弱勢,而北航作為在國防系統內有很好聲譽和影響力的高校,使得北航學生在此類企業中就業占據優勢。再其次,在北京就業競爭激烈的今天,何不退一步到其他城市發展,其他城市也可以提供良好就業平臺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其實一個地方就業機會的多少,并不一定與你獲得的就業機會的多少成正比。只有與你有效的就業機會,才是決定你在何地就業的最重要的標尺。
仔細分析粟海濤的大學4年,并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太多能夠拿得出來的供人借鑒的信條,更多的是這4年的一種積累。大學4年,不論是在學習的時候,還是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抑或是在放縱玩樂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個人規劃。看似偶然的一個機會,其實蘊含著必然的結果。“明確目標,踏步向前”,這也許是他大學4年最好的概括。“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粟海濤將這種準備貫穿于大學4年的全過程。
作為一名大學生,完成4年本科學業,不管選擇了繼續深造,還是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抑或是自己創業,不單單是獲得一個謀生的工作崗位,更是尋找一個人生路上適合自己的新起點和平臺,以便獲得長足的發展。優秀學生成績優秀、能力突出等自身條件優越,能夠比較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關注,能夠順利實現人生轉變。學習成績相對較好、能力并不突出的學生,也就是我們工作中經常說的“中等生”,在占有的資源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相對來講,“中等生”是中國高校中就業的學生主體,思考和研究他們的成長軌跡和就業路徑,從中提煉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對正在找工作的學生不無裨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