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近日在北京揭曉,25名個人獎章獲得者中,有一位還獲得第十四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她就是深圳市關愛行動組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孫影。
褪去這個略顯官方的頭銜,孫影還有更廣為流傳的“標簽”:10次奔赴貴州支教、“最美女老師”、“深圳最美女孩”、“愛心中介”、“最美包工頭”……
孫影出生于1979年5月,正趕上“70后”的尾巴,在媒體的語境中,這位多被混作“80后”的女孩有著不凡的舉動:兩度放棄在深圳令人羨慕的工作,只身前往貴州邊遠貧困山區支教;6年里10次奔赴山區,籌款捐建9所希望小學,為300多名貧困生“找到”愛心資助,累計參與募集善款370多萬元。
面對記者,孫影十分低調,她說不記得這中間有過什么挫折和壓力,只是一直沒忘當初的一句承諾:“面對孩子渴望的眼神,我一定會再回來的。”
這是一句青春的承諾。
今年3月,第二屆“愛心小書桌”行動再次啟動。兩年前,當時已在貴州支教4年之久的孫影在對貴州貧困生助學調查時發現,很多山區的孩子放學回家后,因為沒有書桌,只能趴在板凳或爐臺邊完成作業,扭曲的姿勢既損害了他們正在發育的身體,更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隨后,孫影便開始籌劃這一愛心項目,最終得到了企業和媒體的支持。至今已有3000多張小書桌被送往貴州、江西等地的貧困學生手中。
一路走來,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從作為老師親身支教,到如今參加“愛支教網”,通過發起項目、牽線捐款幫扶貧困學生,孫影已經堅持了近6年。
孫影的支教之路,始于2006年。那年8月,在貴州畢節大方縣大水鄉鞍山小學,孫影第一次見識到貧困山區,認識了那里的孩子。大方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自然條件惡劣,大水鄉地處偏遠山區,距離縣城有3個多小時的車程,是該縣最偏遠、條件最差的鄉。孫影所在的學校離大水鄉較遠,采購物資要去10多公里外的沙廠鄉。學校經常缺水,孫影跟著別人去很遠的地方擔水。每天只洗一次臉,更別說洗澡了。現在回想起來,孫影卻并未覺得不堪忍受。“都還好吧,大山里也有大山里的快樂。”她說,“看著他們的眼神,那么渴望、期待,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會再回去的。”
為了這句承諾,年輕的孫影放棄了在深圳穩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2007年3月重新回到大水鄉鞍山小學繼續支教。接下來的兩年,孫影的支教之路輾轉于大方縣大水鄉、羊場鎮等地,被很多網友稱為“最美麗的鄉村女老師”。
但是在此期間,孫影周圍也出現過不解和反對的聲音,許多人質疑她作秀。“但是我心里很坦蕩,對自己做的事情很坦誠,我不在乎別人愛說什么。”
“我沒什么特殊,只不過堅持得久一些”
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和家庭得到幫助,從2008年8月起,孫影不再以“募師支教”項目隊員身份參加支教活動,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為求助方和捐助方牽線搭橋上,成為一個整合各方愛心資源的公益“中介”。
在“公益”一詞已然泥沙俱下的今天,有一點讓孫影十分自豪:她經手的200多萬元公益項目資金,從未出過差錯。近5年來,憑借以實際行動建立的誠信品牌,孫影已經為300多名貧困生家庭找到了捐助人。
通過“中介”的方法,孫影堅信個人的力量并不微薄,她說,只要聽到一個學生有困難,就一定會竭力幫助,“社會上有很多熱心人士,他們也讓我很感動。只要有希望,我們就不會放棄。”
孫影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榮譽紛至沓來。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后,她被授予“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面對這些榮譽,孫影坦言并未覺得自己是名人。她不愛接受媒體的采訪,而是依舊進行每天的工作,管理支教項目。
孫影把自己視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她說她從沒想過要出名,而是和千千萬萬青年志愿者一樣,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我沒什么特殊,只不過堅持得久一些。其實我是替所有的深圳義工領獎。”
理想是培養學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面對社會上對“80后”“90后”自私、拜金的批評,在年齡與“80后”相差無幾的孫影看來,這一代年輕人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但并不影響全面發展。“重要的是長大后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善良正直,比如孝敬父母,做好每一件事。”這是孫影一直以來的教育理念,她說自己的理想就是培養學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課堂上,孫影總會給學生講孟佩杰的故事。這個從小失去父親、現在背著癱瘓的養母讀大學的女孩,在孫影看來,是“最美麗的女孩”。“比起其他孩子,孟佩杰可能失去了很多,但是她身上有著感恩和正直的品質。”
孫影坦言,自己并不鼓勵缺乏經驗的年輕支教隊趕赴山區,而是參加組織規范的支教行動,這在后勤保障和長期聯系上會使支教者受到更多保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