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太原)萬柏林區解放街的男孩圓圓(化名),學習成績一般,悠悠球卻玩得技藝出眾,不少同學找他學,卻被要求交十幾元至幾十元不等的學費。24日,在解放社區和學校的聯合主持下,把圓圓和他的父母請到一起,通過細致的工作,終于制止了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也答應,回去好好教育孩子。
圓圓是社區附近一所小學校五年級的學生,他的父母都在社區做小生意,對圓圓的日常教育很少顧及。兩年前,圓圓開始接觸一種在小學生里逐漸流行的悠悠球玩具,他對此很著迷,基本上把所有可支配的時間都用在了玩悠悠球上。現在小小的悠悠球,在他的手里仿佛是在玩魔術一樣,頃刻可以變幻出十幾種花式。父母見他玩悠悠球比較出色,而且出于對孩子平日照顧不多的愧疚,對孩子熱衷玩悠悠球的事也不加約束,反而給孩子買過五六個悠悠球。
有了父母的支持,再加上沒人管束,圓圓對玩悠悠球更加上了癮,有時候上課也想玩。班主任程老師透露,有幾次圓圓謊稱上廁所,其實是躲在廁所里玩悠悠球,被老師發現后,才有所收斂。
學校老師正打算和圓圓的家長溝通一下,與此同時社區的工作人員接到居民反映,宿舍區里有別的孩子見圓圓玩得好,要向他學習玩悠悠球,圓圓竟然向孩子們收錢,“初級花式10到20元,中級花式30到50元不等,我們學校還有同學找我學。”圓圓這樣告訴孩子們,收錢后教他們交叉、繞花、拋出去玩個花樣再收回來。
居民發現自家孩子找借口向家里要錢,竟然是去跟圓圓學玩悠悠球,人們很有意見。有人找到圓圓的父母反映,圓圓的父母反而覺得這是孩子的一項特長,不應該阻止他,認為孩子有這樣的經濟頭腦實屬難得,在今后的經濟社會里不會吃虧。
今日,學校老師首先教育圓圓的父母,孩子課余參與游戲活動當然可以,但不應該耽誤正常的課堂學習,圓圓如果繼續這樣,耽誤了學業實在不值得。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圓圓的父母,孩子的經濟意識培養和這樣的收錢教人玩球,根本就是兩碼事,同學之間交流球技最好不要用金錢來交換,無論從道德上還是感情上來說,都讓人難以接受。
通過一下午的說服工作,圓圓和他的父母都認識到這樣的行為不正確,表示將徹底改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