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是媽媽普遍都認可和接受的喂養方式,而母乳喂養的時候需不需要給孩子喂水呢?如今,現代科學給了家長們明確的答案:母乳喂養的孩子半歲前不用喝水。如果過早喝水會給嬰兒腎臟造成壓力,甚至引起水中毒。
母乳喂養:6個月內無需喂水
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不喝水會因缺水出現健康問題,那么,用母乳喂養的孩子需要補水嗎?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寶貝在6個月所需要的脂肪、乳糖、蛋白質、維生素、水分、鈣、鐵、磷等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都能從母乳中獲得。母乳中87.5%都是水,這些水分一般能滿足嬰兒新陳代謝的正常需要,不需要額外喂水。如果讓母乳的寶寶過早喝水反而有害。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喝水多了會給嬰兒腎臟造成壓力,血液中的鈉會被稀釋,造成水中毒,這也是嬰兒癲癇發作的最大原因。
奶粉喂養:最好額外補水
那么馬上到來的夏季天氣炎熱,寶寶難道不會口渴嗎?其實不必擔憂,母乳自身的調節功能會使這個季節的乳汁中水含量更高一些,完全能夠幫助寶寶解渴。
如果是喝奶粉的寶寶,那么最好喝點水。媽媽們都知道,喝奶粉的寶寶容易“上火”,因為奶粉中沒有母乳得天獨厚的脂肪酸結構,也沒有母乳中的低聚糖,無法生成更多有益腸道蠕動的益生菌,所以容易導致寶寶大便干結、小便發黃。
喝奶粉的寶寶建議每次喂水量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50-60毫升;3個月60-75毫升;4個月70-80毫升;6個月80-100毫升;8-12個月100-120毫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