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藥房賣的中成藥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寒涼藥,西醫開的中成藥基本百分百都是寒涼藥。小孩吃了不僅傷脾胃,身體還越吃越差。”近日,一篇題為《寒涼中藥對小兒健康的影響》的文章,在微博上熱傳。這兩天不少微博網友看了這篇文章后,都產生了擔憂。
上述文章出自成都一名中醫生之筆。在整篇微博中,附了16個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生病服用中成藥后出現拉肚子、嘔吐及反復生病的案例,每個案例后都附上了一兩句話的點評,總結醫生開藥的不恰當,寒涼性藥給兒童帶來的脾胃變差,反復生病的副作用。
針對這篇文章,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陳燊表示,藥店售賣的中成藥多為感冒藥,且多數標明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這一類藥物確實是寒涼性藥物。中成藥屬于寒涼性藥物,適用于風熱型感冒,如果自行到藥店購買中成藥,就會出現吃了不見效甚至其他副作用。
陳燊也表示,中醫學術本身就分為寒涼派和溫陽派,而醫生喜歡開某一種藥,與所屬的學派以及個人習慣有關。陳燊說,中成藥多為寒涼性,對于成人來說,可能影響不大。而對于比較敏感的兒童,確實會損傷其脾胃,致使其脾胃功能失調,引起消化吸收不好,最終導致體質變差。因此,在沒有專業醫生指導下,家長不要隨意給兒童服用中成藥。不過,如果患者確實需要用寒涼性藥物的時候,中醫科的醫生會通過調整藥方,加入一些溫陽性的藥材,減少對人體的損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